恩施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恩施女院后街品茶时光
那条飘着茶香的小巷
恩施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说起来还挺有意思的。第一次被室友拉去的时候,我还在嘀咕,学校后街那些小店能有什么好茶呢?可走过那个拐角,淡淡的茶香就飘了过来,不浓不淡的,刚好能勾起人的好奇心。
这条小巷其实很普通,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两边是些老旧的居民楼。但偏偏就有那么几家茶馆藏在其中,有的连招牌都不太显眼。最常去的那家,老板娘是个五十来岁的阿姨,总是系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她从来不会过分热情地招呼你,但只要你坐下,她就会不紧不慢地端来一杯温热的迎客茶。
记得有次下着小雨,我躲在茶馆的屋檐下等雨停。老板娘一边擦拭茶具,一边和我闲聊:“你们这些女娃子,现在喜欢喝茶的可不多咯。”她说她在这开了十几年店,看着一届届的学生来了又走。有人在这里哭过,有人在这里笑过,更多的就是像我现在这样,安安静静地坐一会儿。
渐渐地,恩施女院后街品茶时光成了我大学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不是说这里的茶有多名贵,实际上,最常点的就是二十块一壶的本地富硒茶。但那种氛围,是别处找不到的。没有图书馆的肃穆,没有教室的紧张,就连说话的声音都自觉地压低了,像是怕惊扰了这份宁静。
春天的时候,茶馆门口那棵不知名的树会开花,细碎的花瓣偶尔落在茶桌上。这时候最适合点一杯新下来的明前茶,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开来。对面宿舍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隐约能听见姑娘们说笑的声音,却丝毫不觉得吵。这种时候,你会觉得时光都慢了下来。
茶香里的故事
茶馆就像个小小的舞台,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大叁那年,我常看见一个学姐坐在固定的角落里写论文。她总是点一壶普洱茶,说是能提神。有时候写得顺手,她会不自觉地微笑;有时候卡壳了,就盯着茶杯发呆。后来她考上了研究生,临走前还特意来喝了最后一次茶。
还有一对情侣,每到周五晚上就会来。他们总是共享一壶茉莉花茶,男生会细心地先把女生的杯子斟满。有次听见他们在讨论毕业后的打算,声音很轻,但能听出里面的憧憬和一点点不安。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还会偶尔想起在后街喝茶的日子。
最让我感动的是去年冬天,碰见几个已经毕业的学姐回来看老师。她们就直接在茶馆里聚上了,说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其中一个说:“真想念这里的茶啊,在外面喝不到这个味道了。”其实哪是茶的味道不一样呢,是再也回不去那段可以悠闲喝茶的时光了。
老板娘有句话让我记了很久:“茶是一样的茶,水是一样的水,但喝茶的人心境不同,味道就不同。”确实,开心的时候觉得茶是甜的,烦恼的时候觉得茶是苦的。有时候明明喝的是同一种茶,前后两次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
现在我也快毕业了,越发珍惜每次去恩施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机会。这条普通的小巷,这些简单的茶座,装下了太多人的青春记忆。可能很多年后,我还会记得那个下着雨的午后,记得春天飘落在茶桌的花瓣,记得空气中始终萦绕的那缕茶香。
茶凉了可以再续,时光过去了就真的回不来了。所以啊,趁着还在学校,多去坐坐吧。不管是一个人发呆,还是和叁两好友闲聊,在恩施女院后街品茶时光里,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份宁静。这大概就是最简单的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