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海学生品茶工作室,凌海学子茶艺交流坊
路过校园东南角那栋爬满常春藤的老楼时,总能闻到若有似无的茶香。叁楼的窗户总是开着,那里就是凌海学生品茶工作室,大家更爱叫它凌海学子茶艺交流坊。说是个工作室,其实更像我们这群爱茶之人在课间的避风港。
记得第一次推门进去是个飘着细雨的午后,手里攥着被淋湿的作业本,满心烦躁。门内却像另一个世界——几个同学围坐在原木茶桌旁,正专注地看着学长用盖碗冲泡凤凰单丛。茶汤注入品茗杯的声响清脆悦耳,伴着窗外雨声,竟有种奇妙的和谐。“来得正好,这泡蜜兰香刚出汤。”学长递来一杯橙黄明亮的茶汤,那股带着花蜜甜的香气,瞬间抚平了我的焦躁。
这里不讲究繁文缛节
在凌海学生品茶工作室待久了就发现,这里从不追求昂贵的茶叶或复杂的仪式。有时是农学院同学带来的自家茶园秋茶,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烘焙火候;有时是文学院妹子淘来的冷门滇红,配上她刚读到的茶诗。茶桌边永远放着几本被翻毛边的茶文化笔记,页边记满了不同水温对茶汤影响的对比——这是化学系同学上个月的实践成果。
最让我难忘的是去年期末的那次茶会。大家都在备考压力中喘不过气,工作室却意外地组织了一场“盲品茶会”。五款不同的茶,不看干茶不谈产地,只用心感受每一泡的滋味变化。当专注于舌尖那抹先苦后甘的转化时,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似乎也没那么可怕了。那个夜晚,凌海学子茶艺交流坊的灯光格外温暖,我们像一群在茶汤里找到宁静的探险家。
现在每次走过那扇熟悉的门,我都会放慢脚步。里面或许正有新成员手忙脚乱地第一次使用茶则,或许有人在争论紫砂壶是否需要一壶一茶。这些充满生活气的片段,组成了我们这个独特的凌海学生品茶工作室。它不只教会我们如何品茶,更像校园里一方小小的绿洲,让匆忙的青春有个可以深呼吸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