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那里有站小巷的,黄骅那条小巷的位置

发布时间:2025-11-03 11:00:53 来源:原创内容

黄骅那条小巷的位置

前两天和朋友聊起黄骅,他突然问我:"你知道黄骅那里有站小巷的吗?"我愣了一下,这话听着有点绕,但仔细一想就明白了——他问的是黄骅那个站着等车的小巷子在哪儿。

说起来这条巷子还挺有意思的。它在老汽车站后身,夹在两排老居民楼中间,宽不过叁米,长也就百来步。要问黄骅那条小巷的位置,老黄骅人都会告诉你:"就客运站南门往右一拐,看见那棵歪脖子槐树就是了。"

巷子口常年停着几辆叁轮车,有个卖煎饼的大姐在那儿摆了十几年摊。早晨七点多钟,等车的人总爱在她那儿买套煎饼,边吃边盯着来车的方向。巷子墙上满是岁月痕迹,斑驳的墙皮脱落处露出红砖,上面还留着不少电话号码和歪歪扭扭的字迹。

我第一次去那儿是个雨天,巷子里的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有个大爷撑着伞在等车,脚边放着菜篮子。我凑过去问路,他特别热情地给我指:"往前走到头,左转就是邮局。"后来我才知道,这条小巷虽然不起眼,却是很多老城区的居民每天必经之路。

巷子最特别的是它的氛围。不像大马路上车来车往那么喧闹,这里总是保持着一种慢悠悠的节奏。下午两叁点钟,几个老街坊会搬着小马扎坐在巷子阴凉处下象棋,偶尔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卖煎饼的大姐闲时会和等车的熟人唠家常,谁家孩子考学啦,哪家店铺打折啦,这些市井话题让这条小巷充满生活气息。

说到黄骅那里有站小巷的这个说法,我后来才弄明白,是因为早些年这里有个临时停靠点,等车的人习惯站在巷子里等。虽然现在车站搬了新址,但这个习惯叫法却留了下来。这也成了本地人才懂的暗号,你要是在大街上问"站着等车的小巷",出租车司机准能把你准确送到。

巷子尽头有家修鞋铺,老师傅在那儿干了二十多年。他的工具箱擦得锃亮,干活时总戴着老花镜,鼻尖都快贴到鞋面上了。有次我去修鞋,和他聊起这条巷子的变化。他说以前这儿可热闹了,天天人来人往的,现在新车站建好了,来这儿等车的人少了一半,但他还是每天准时出摊。

傍晚时分,夕阳会把巷子西头的墙面染成橘红色。这时候能看到放学的孩子蹦蹦跳跳地穿过巷子,还有下班的人拎着菜匆匆往家赶。巷子两侧的窗户陆续亮起灯火,炒菜的香味从各家厨房飘出来。这个时候的黄骅那条小巷的位置,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其实像这样的小巷子,黄骅老城区还有好几条。但它们都没有这条特别,可能是因为它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很多在外工作的黄骅人回乡,都会特意来这条巷子走走,仿佛走在这里,就能找回从前的时光。

上周我又路过那里,发现巷子口的煎饼摊换了新的遮阳棚,修鞋铺老师傅的儿子也开始帮忙打下手。虽然时光在流逝,但这条小巷依然安静地待在老地方,见证着这座小城的日常。如果你哪天来黄骅,不妨也去找找这条巷子,感受一下老城特有的那种慢生活。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