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女子学院后街喝茶,学院后街茶坊小聚
那天下午的阳光特别好,懒洋洋地洒在石板路上。我拐进白城女子学院后街,这条窄窄的巷子总是格外安静,和前面大马路的车水马龙完全是两个世界。
巷子深处有家叫“茶言观舍”的小店,木招牌都被雨水洗得发白了。老板娘还是老样子,坐在柜台后面慢悠悠地擦拭茶具,看见我进来,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熟悉的角落
我照例选了最里面的位置,那里有扇临街的小窗。窗外晾着附近居民的衣服,在微风里轻轻晃动,像在跳舞。隔壁桌坐着两个女学生,头靠着头说悄悄话,不时发出轻轻的笑声。
“还是老样子?”老板娘端着茶盘走过来。我点点头,看着她把茶具一样样摆开——青瓷盖碗、品茗杯、闻香杯,动作熟练得像在完成某种仪式。
热水冲进盖碗的瞬间,茉莉花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我特别喜欢这个味道,清清淡淡的,不像香水那么浓烈,却能在鼻尖停留很久。
隔壁桌的女孩们突然压低声音,其中一个红着脸推了推另一个。我猜,大概是在聊哪个男生吧。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那时候我们也总爱凑在一起说心事。
老板娘又送来了茶点,是桂花糕。她说这是今天刚做的,让我尝尝。咬一口,甜而不腻,桂花的香气和茉莉茶意外地搭。
时光里的闲话
“最近好像多了些生面孔。”我随口和老板娘聊起来。
她一边擦着柜台一边说:“是啊,新入学的新生。这些小姑娘可爱来这里了,说是有‘学院后街茶坊小聚’的感觉。”
确实,这条后街和那些装修精致的商圈不一样。这里没有吵闹的音乐,没有急匆匆的外卖小哥,时间好像走得特别慢。偶尔有自行车叮铃铃地经过,那声音在巷子里回荡好久。
茶喝到第叁泡,味道正浓。我注意到墙上的老式挂钟,指针指向四点半。这个时间特别奇妙——阳光变得柔和,在桌面上拉出长长的影子,整个茶室都笼罩在暖黄色的光里。
坐在窗边看书的女学生合上书,轻轻伸了个懒腰。她可能在这里坐了一整个下午,就着一壶茶,安安静静的。这样的画面,在别处真的很少见了。
老板娘又给我续了热水,说这泡茶还能再泡两次。我喜欢她这种不紧不慢的性子,从来不会催客人,好像在你身边安了个永久的静音键。
巷子外面传来学生们下课的说笑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这让我想起茶凉了可以再续,学生毕业了一茬又一茬,但这条后街的时光,始终缓缓流淌。
茶杯见底的时候,天边已经染上了晚霞。我付了钱,和老板娘道别。走出店门,深深吸了口气,空气里还留着若有若无的茶香。
回头看了眼“茶言观舍”的招牌,它在暮色里显得格外温柔。这条白城女子学院后街,这个喝茶的小店,大概会一直这样安静地等着每一个想要慢下来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