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足浴店为什么只吹不做,光说不做的古交足浴店
路过古交那条熟悉的商业街,老张站在已经关了半个月的足浴店门口直摇头。这家店开业时又是舞狮又是打折,红毯从门口铺到马路牙子上,谁能想到才叁个月就贴出了"店面转让"的告示。
其实街坊们早就看出些端倪。开业那阵子店员挨家挨户发传单,说是有从扬州请来的老师傅,结果去的顾客发现,所谓的老师傅是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宣传单上写着中药泡脚配有十几种药材,实际上就是普通的艾草包。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他们承诺会员充值返现,可等大家真去办卡,前台总说系统在升级。
说得比唱得好听
这让我想起城南那家开了十年的老店。人家从来不搞花里胡哨的促销,老师傅一按就知道你哪个穴位不通。有次我去泡脚,师傅看见我脚底发青,竟提醒我最近是不是胃不舒服。这种真本事,可不是发发传单就能学来的。
现在很多店都把心思放在装修门面上,大理石墙面亮得能照镜子,技师服统一定制,可偏偏在最该下功夫的技术环节偷工减料。有个顾客吐槽,他在某家店体验拔罐,服务员连酒精棉都舍不得多用,罐子吸不住总往下掉。
咱们老百姓心里都清楚,足浴这事儿讲究的是实打实的效果。腰酸背痛来按按,能不能缓解症状,走两步就知道。你广告做得再漂亮,网站做得再精美,顾客往按摩椅上一躺,手法到不到位,力度合不合适,这些都没法糊弄。
古交这片儿原本有叁家足浴店,现在只剩一家还在正常营业。那家的老板是个实在人,每次去都能看见他在检查药材质量,亲自培训新员工。有回聊天他说,这行没有捷径,每个穴位都要认准,每道工序都要做足。
说起来,现在不少行业都染上了这种"只吹不做"的毛病。前几天想找个装修队,对方承诺得天花乱坠,说什么环保材料、德国工艺,到施工时连防水都做不利索。这让人不得不思考,是不是整个社会环境都变得太急躁了?
或许我们都该慢下来想想,生意要做长久,到底靠的是什么。是开业时那喧天的锣鼓声,还是日复一日积累下来的好口碑?当我看到那家转让的店铺玻璃上蒙着灰尘,忽然觉得,时间终究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