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附近人100块钱3小时,周边百元叁小时体验游
最近朋友圈总刷到敦煌附近人100块钱3小时的活动,说实话刚看到这个价格时,我心里直打鼓——在景区吃碗面都要叁五十的地方,百元真能玩出花样?趁着周末有空,我也跟着导航去了鸣沙山后山的农家乐聚集区。
车子拐进土路时,迎面走来几个戴草帽的大姐,手里举着"百元叁小时体验游"的纸牌子。领队的马大姐皮肤黝黑,说话带着西北人特有的爽利:"咱这价钱包含骑骆驼、滑沙板、喝杏皮水,要拍照我还能帮你们找角度哩!"她牵来的骆驼温顺地卧在沙地里,脖子上挂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响。
沙漠里的烟火气
跟着驼队往沙谷里走,才发现别有洞天。几个当地人在沙坡背阴处支着摊子,现烤的馕饼飘着麦香,有个白胡子老爷爷正在教孩子用红柳枝编小篮子。马大姐指着远处说:"那是我们村的王奶奶,七十五岁了还天天来这儿教人做彩沙瓶。"只见老人身边围着几个年轻人,彩色的细沙从指缝间流进玻璃瓶,渐渐堆出月牙泉的轮廓。
最让我意外的是休息棚里的杏皮水。老板用搪瓷缸子给我们盛饮料,随口聊起他爷爷当年在丝路驼队的故事。棚柱上挂着老照片,那些泛黄影像里的商队,正沿着我们此刻走过的沙丘蜿蜒前行。
玩滑沙时遇到对年轻情侣,女生笑着说本来要去景区花398元拍飞天写真,结果在这儿用叁分之一价钱就拍了组沙漠大片。她手机相册里满是飘曳的丝带扬起的红纱,背景是连绵的沙丘,确实不比专业影棚差。
黄昏时分的惊喜
临近傍晚,马大姐突然招呼大家往沙丘顶上爬。气喘吁吁登顶后,所有人都愣住了——整片沙漠在夕阳下变成流动的金色,远处月牙泉的轮廓就像落在沙海里的新月。有个广东来的阿姨喃喃道:"这惫颈别飞比观景台还震撼,居然只要100块钱..."
回程路上,马大姐边收滑沙板边说:"其实我们这敦煌附近人100块钱3小时的玩法,就是想让你们像走亲戚似的逛沙漠。"她指着渐亮的星子,"等夏天来了,还带你们躺着看银河哩!"
现在想想,这百元花得最值的不是玩了几个项目,而是真切触摸到了敦煌的体温。那些沙粒里的故事,当地人手心的温度,比任何昂贵的门票都来得动人。下次有朋友来,我肯定首推这个周边百元叁小时体验游——当然,得提醒他们带条防晒围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