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约茶上课,临清品茶学习交流
最近听说不少朋友在聊临清约茶上课的事儿,我这个老茶客也忍不住想说道说道。上周末刚好参加了一场临清品茶学习交流活动,那场面可真叫一个热闹。
刚进门就闻到满屋子的茶香,七八张茶桌摆得整整齐齐,穿着棉麻衣服的茶艺师正在温杯烫盏。有位大姐边摆弄茶具边念叨:"这凤凰叁点头的手法我练了小半年,总算有点模样了。"旁边戴眼镜的年轻人接话:"您这算快的了,我上次把水烧老了,好好一泡金骏眉都给糟蹋了。"听着他们闲聊,我突然觉得这种临清约茶上课的方式特别接地气。
茶香里的慢时光
主讲老师是位头发花白的老师傅,他拎着把紫砂壶慢悠悠地说:"咱们今天不搞那些花架子,就聊聊怎么把茶喝明白。"他拿起盖碗示范,"注水要沿着杯壁转圈,像这样...哎对,就像给茶叶按摩似的。"有个姑娘学得特别认真,手腕都快抖酸了还在坚持。老师傅笑着摆手:"别太使劲,茶这东西啊,你越着急越泡不好。"
确实,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能静下心来参加临清品茶学习交流的机会真不多。看着茶叶在杯中舒展,时间好像都慢了下来。我记得有次泡岩茶,第一泡还带着火气,到第叁泡才显出桂花香,那种等待的滋味特别美妙。
现场还遇到对年轻夫妻,妻子说他们现在周末都不逛街了,就爱来这种茶课。丈夫挠着头笑:"开始觉得闷,现在倒能尝出普洱的回甘了。"这话把大家都逗乐了。其实喝茶这事儿,本来就是慢慢品出来的门道。
老师傅教我们闻香时特别有意思。他让大家把品茗杯凑到鼻尖,眯着眼睛说:"别急着喝,先感受下这缕香气像什么?是雨后青苔还是成熟瓜果?"有人说是兰花香,有人说是蜜糖味,同一个茶却能闻出这么多花样。
中场休息时茶点端上来,绿豆糕配着老白茶特别妥帖。坐我旁边的大爷掏出自己的小本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茶叶特点。他推推老花镜:"年纪大了就爱琢磨这些,每次临清约茶上课都能学点新讲究。"
后来实操环节更是热闹,水壶咕嘟声、盖碗碰撞声、还有此起彼伏的提问声混成一片。有个小伙子手忙脚乱地泡茶,结果把茶汤洒了半桌,老师傅拍拍他肩膀:"不打紧,我当年学艺时摔过的盖碗都能开杂货铺了。"
临走时大家都有些意犹未尽,相约下个月再来。看着灯火通明的茶室,我突然想起老师傅说的话:"咱们这临清品茶学习交流,说到底就是找个由头,让忙碌的人们能坐下来好好喝杯茶。"
回家的路上我还在琢磨,现代人总说找不到放松的方式,或许这样带着烟火气的茶课正是我们需要的。不用太复杂,一壶好茶,叁两个茶友,整个下午就这么悠悠地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