洮南150的爱情在哪条街,洮南150的爱情在哪条街道
洮南150的爱情在哪条街?这个问题像句顺口溜,在我脑子里转了好几天。那天打车,司机师傅随口哼着“一百五十号那条街”,调子悠悠的,带着东北小城特有的懒散。
我隔着防护栏问他:“师傅,这150号到底在哪儿啊?”他手指在方向盘上敲着节拍:“就老农机厂后身那片,现在都叫150街区喽。”车窗外闪过褪色的招牌,九十年代的瓷砖楼房阳台上晾着衬衫,有个穿校服的女孩正踮脚收衣服。
记忆里的煤渣路
其实哪有什么浪漫街道,就是条普通的煤渣路。春天化冻时满街泥泞,冬天北风能把人吹个趔趄。可王婶在街口开了叁十年面条铺,她说在这见过最长的爱情——“老李头每天四点来买豆浆,拎到街尾给瘫在床的老伴,二十年雷打不动”。
街中段修车铺的刘哥刚给媳妇披上工装。媳妇蹲在轮胎旁帮忙打下手,他突然说:“咱这洮南150的爱情在哪条街道,不就是你愿意陪我闻汽油味么?”媳妇笑骂着扔来扳手,却悄悄把他破洞的袖口缝好了。
晚风中的脚步声
黄昏时我又走到这里。路灯刚亮,把影子拉得老长。几个高中生骑着单车掠过,车铃叮当响。穿红裙子的姑娘站在杂货店门口张望,直到某个身影从巷子深处跑来,两人相视一笑,并肩往小市场去了。
杂货店老板在柜台后打着蒲扇:“年轻人总爱问洮南150的爱情在哪条街,好像真有这么个地方似的。”他指了指窗外,“不都在这些炊烟里、晚风里、 everyday的生活里么?”
夜色渐浓时,我看见那对修车铺夫妇收工了。女人坐在叁轮车后斗,男人推着车慢慢走。车斗里的工具箱哐当哐当响,像是为他们的脚步声伴奏。或许这就是答案——那条街从来不在门牌号上,而在每个愿意一起走下去的寻常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