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哪里有100块的巷子,淮安百元小巷位置
淮安哪里有100块的巷子
前几天和朋友喝茶,他突然问我:"听说淮安有些老巷子,百来块钱就能逛出滋味?"这话倒让我想起不少事。作为在淮安生活了叁十多年的老淮安,这条秦淮河畔的城市,确实藏着不少这样的好去处。
要说淮安百元小巷的位置,首先得提清江浦区。花街柳巷那片老城区,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两旁是歪歪扭扭的木门和老式理发店。上次带亲戚逛,叁个人花了不到八十块——二十块的茶馓,十五块的文楼汤包,再加上几样零嘴,坐在巷口槐树下听着评弹,竟消磨了整个下午。
往漕运广场那边走,有条不起眼的丁字巷。巷口卖糖画的老师傅,五块钱就能画个活灵活现的龙凤。再往里走,十块钱叁样的藕粉圆子,热乎乎地捧在手里,边走边吃。最妙的是巷尾那家旧书店,老板允许你在店里随意翻阅,五块钱的旧连环画能看上一整天。
其实啊,要找这样的巷子,得掐着时间。周末的驸马巷确实热闹,但平日里清晨六七点去,又是另一番光景。刚出笼的蟹黄包冒着热气,八块钱一个,配碗叁块钱的豆花。坐在斑驳的木桌前,看晨光慢慢爬过马头墙,这份惬意,可不是商场里能买到的。
记得有回下雨,在都天庙附近的小巷躲雨。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人错身,屋檐水珠串成线。旁边茶馆老板娘招呼进去坐坐,十五块钱的雨前茶,还给添了碟自家腌的萝卜干。听着雨声滴滴答答,翻着旧杂志,等雨停时竟有些舍不得走。
这些巷子的妙处,倒不在东西多便宜,而在那份从容。现在满大街的网红店,装修得花里胡哨,一杯奶茶都要二叁十。反倒是这些老巷子,还保持着原来的模样——剃头师傅还是用着老式推子,烧饼炉子依然炭火熊熊,修鞋匠的摊子摆在巷口第叁棵梧桐树下。
要说淮安哪里有100块的巷子,关键是要慢下脚步。上次看见几个年轻人,在估衣巷里边走边直播,匆匆忙忙的,怕是连巷子里的砖雕都没看清。其实啊,这些巷子就像老茶,得慢慢品。在文庙旁边的巷子里,常能遇见下棋的老人,要是站在旁边看一会儿,他们准会热情地给你讲这条巷子的前世今生。
这两年城市变化快,有些老巷子确实不见了。但好在像基隆巷、环城路那些地方,还保留着原来的味道。上周路过,看见巷子里的煤炉还在,晾衣绳依然横跨巷子,飘着淡淡的皂角香气。这些寻常景象,反倒成了现在最难得的风景。
有时想想,为什么大家都爱往这些巷子里钻?也许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这些弯曲狭窄的巷子,还保留着生活的温度。五块钱的烧饼,叁块钱的豆浆,街坊邻居见面打招呼,这些细碎的日常,拼凑出淮安最真实的模样。
下次你要是来淮安,不妨也去找找这些巷子。不用刻意规划路线,就在老城区随意走走。转角可能遇见挑着担子卖栀子花的婆婆,或是敲着竹梆卖酒酿的大爷。这些不经意间的遇见,往往比特意去寻找的,更让人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