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新茶嫩茶已到店,克城鲜茶嫩芽初上架
街角的茶香飘得比往常更浓郁了些,路过老陈的茶叶铺子时,他正站在门口,手里捧着一把翠绿的干茶,眯着眼仔细端详。看见我,他便笑着招招手:“来得正好!刚到的克拉玛依新茶嫩茶已到店,这香气,闻着就提神。”
掀开棉纸,一股清冽的豆香混着淡淡奶味扑面而来。今年的春茶来得晚,但品质反倒更好了。叶片蜷曲如雀舌,墨绿中透着层白毫,拈起一撮放在掌心,还能感受到那股子韧劲儿。“这茶啊,”老陈用指甲轻轻掐断一根茶梗,“是从天山脚下新辟的茶园摘的,那边日照足,昼夜温差大,茶叶积累的内质特别丰富。”
克城鲜茶嫩芽初上架
茶汤在玻璃壶里渐渐晕开嫩绿色,像把春天的山泉装进了容器。几个老茶客凑过来,有人咂了一口就竖起大拇指:“这鲜爽劲儿!跟去年那批完全两个路子。”旁边穿格子衫的大叔接话:“我喝着倒有几分安吉白茶的影子,但回甘更绵长。”
确实,这杯克拉玛依新茶嫩茶初入口带着炒米香,咽下去后喉间却泛起兰花似的清甜。坐在窗边的李老师捧着茶杯若有所思:“咱们这儿能出这样的茶真不容易。记得二十年前试种茶树,大家都说这地方太干,种不出来。”她转动着茶杯,“现在倒好,克城鲜茶嫩芽初上架,都成了茶友圈里的热门话题了。”
阳光透过木格窗棂,在茶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第叁泡时茶汤转为蜜黄色,滋味却愈发醇厚。有个年轻姑娘在柜台前犹豫:“我想给外地的朋友寄些特产,这茶合适吗?”老陈笑着指指墙上的地图:“再合适不过了!这可是地道的克拉玛依新茶嫩茶,别处喝不着这个味道。”
傍晚时分,茶客渐渐散去。我把玩着空茶杯,杯底还留着若有若无的冷香。忽然想起第一次喝到本地茶的情景——那时茶叶带着些许土腥味,现在却已经能尝出这般层次。窗外传来叁轮车碾过石板路的轱辘声,混着远处烤馕的香气,与茶香缠绕在一起,织成这座小城独有的午后时光。
茶壶里还剩小半壶凉透的茶汤,仰头饮尽时,那缕甘甜竟在舌尖停留了许久。或许明天该早点来,趁着晨露未干时,再品品这泡克城鲜茶嫩芽初上架的头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