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车站旁的小巷

发布时间:2025-11-05 05:39:48 来源:原创内容

那条巷子,就在对面

每次从常宁火车站出来,扑面而来的都是那股子熟悉的喧嚣。拉客的司机、焦急的接站人、还有拖着行李箱行色匆匆的旅客,把站前广场搅得热气腾腾。我的目光,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越过这片热闹,落在马路对面——那条安静得几乎有些不合时宜的小巷子。常宁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像一道模糊的边界,一边是奔流的现代节奏,另一边,则藏着一个慢了半拍的老城。

这次时间宽裕,我决定走过去看看。穿过马路,仿佛跨过了一道无形的门槛,世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火车站广播声、汽车喇叭声,一下子被推远了,成了模糊的背景音。巷口歪歪扭扭地停着几辆旧自行车,墙角的青苔绿得深沉,湿漉漉的空气里,混着一丝老房子木料和饭菜香的味道。这味道不陌生,是很多人记忆里老家的味道。

我顺着青石板路往里溜达,路面不算平整,走起来得稍微留点神。两旁的房子都有些年纪了,墙壁上爬满了蜿蜒的电线,窗台上摆着几盆蔫儿了吧唧的花,却也有种倔强的生气。一位老太太坐在自家门墩上,眯着眼摘豆角,脚边趴着的黄狗也只是懒洋洋地抬眼瞥了我一下,尾巴都没晃。这种松弛,是你在火车站那边完全感受不到的。

巷子不深,但弯弯绕绕的,像是有意把外面的世界隔绝开来。这儿的生活是露天的,是摊开来给你看的。有人家没关门,能瞥见屋里老式的家具和闪着雪花的电视机;理发店里老师傅不紧不慢地挥着推子,客人闭着眼,也不知是睡着了还是在养神。这车站旁的小巷,自成一方天地,时间在这里仿佛是黏稠的,流得很慢。

我猜,住在这里的人,大概早已习惯了火车的汽笛声。那声音对他们而言,不是出发的号角,也不是归来的信号,可能就跟清晨的鸟叫、傍晚的锅铲声一样,只是生活里一个寻常的组成部分。想着想着,我听见旁边一栋楼里传来母亲催促孩子写作业的声音,带着点不耐烦,却也透着家常的温暖。这景象,忽然让我有点恍惚。

一墙之隔,外面是南来北往的故事,是无数次的告别与重逢,充满了流动和不确定性。而这道墙里面,在常宁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日子却像溪底的鹅卵石,被流水经年累月地冲刷着,磨掉了棱角,只剩下圆润和安稳。这里上演的,是另一种更为坚韧的人生剧本,关乎一日叁餐,关乎四季冷暖。

我没再往里走,就在巷子中段停下了脚步。回头望去,巷口像一块方形的屏幕,依旧能看见火车站宏伟的轮廓和匆匆的人影。但站在这头看,那边的一切反倒显得有些不太真实了。这道独特的风景线,这条车站旁的小巷,它什么都没说,却又好像什么都说了。它静静地待在那里,提醒着每一个偶尔瞥见它的人,生活啊,除了向前奔跑,原来还有这样一种不慌不忙的过法。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