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学生家教50元叁小时通话
最近在小区公告栏看到一张手写广告,上面工工整庁写着:"泸州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辅导"。这让我停下脚步琢磨了半天,现在连电话辅导都这么便宜了吗?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联系了这位同学。接电话的是个声音稚嫩的男生,他说自己叫小杨,正在读初二。当我问起为什么收费这么低时,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觉得这个价钱大家都能接受,而且用电话讲课比面对面轻松些。"
意外的辅导效果
第一次通话时,小杨先让我把数学题拍给他。电话那头安静了片刻,接着传来窸窸窣窣的演算声。"这道题啊,"他忽然开口,"其实换个角度想就简单了。"他用生活中分 pizza 的例子来解释分数运算,让我这个当家长的都听入迷了。
说来也怪,孩子平时在补习班里总是走神,可抱着电话听小杨讲题时反而特别专注。可能是因为见不着面,孩子更放松,敢随时打断提问。有时候小杨还会用游戏里的场景打比方,把枯燥的公式变得特别生动。
这样的学生家教50元叁小时通话,倒成了我们家最近最划算的投资。孩子不仅成绩有了进步,连带着对学习的态度也积极多了。有次我听见他在电话里兴奋地说:"小杨老师,这道题我们班就我做出来了!"那份骄傲劲儿,真是好久没见了。
后来和小杨妈妈聊天才知道,这孩子从小就是"小老师",经常给邻居家孩子讲题。现在用电话辅导,既不影响自己学习,还能赚点零花钱。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看着孩子每天盼着那通辅导电话的样子,我不禁在想:也许最好的教育方式,就是让学习变得像聊天一样自然。小杨用他的方式证明了,知识传递不一定非要正襟危坐,在轻松的对话中同样能开花结果。
现在小区里好几个家长都开始尝试这种辅导方式。有个妈妈笑着说:"我家那个坐不住的皮猴子,居然能安安静静听上半小时电话课,真是奇迹。"看来,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确实抓住了孩子们的心。
有时候晚上路过孩子房间,能听见他对着电话又说又笑,时不时传来"原来是这样"的感叹声。这种学习状态,比从前在补习班愁眉苦脸的模样真是天壤之别。
现在想想,教育或许就该这样灵活变通。不同的孩子适合不同的学习方式,而小杨这样的学生家教,恰好找到了那个让孩子乐意接受的切入点。这份用心,可能比昂贵的补习费更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