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工作室外卖喝茶,七台河工作室品茶外送
七台河这座北方小城的冬天总是来得特别早,窗外飘着细雪,办公室里暖气得让人发闷。小王盯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离下班还有两小时,客户刚刚推翻了修改叁版的方案。他揉了揉太阳穴,忽然想起早上路过的那家挂着"七台河工作室外卖喝茶"招牌的小店。
掏出手机点开外卖平台,热普洱的图片冒着袅袅蒸汽。下单一刻钟后,穿着厚棉袄的骑手敲开了门,递来的保温袋还带着室外的寒意。揭开杯盖的瞬间,陈香扑面而来,整个人像被温热的手掌轻轻托住。隔壁工位的李姐探过头:"哟,这茶香正宗啊!"
茶香里的生意经
后来才听说,这家工作室原本只是几个老茶友凑钱弄的聚会点。掌店的张师傅在云南茶山待过十年,总说"好茶不该困在茶馆里"。他们从去年开始做七台河工作室品茶外送,特意选了保温效果最好的包装,连盖碗边缘的弧度都反复调整,就怕外卖途中洒了茶汤。
有回去取遗漏的文件,顺道拐进他们工作室。叁十平的空间隔成两半,里间茶香氤氲,外间堆着打包材料。张师傅正在教新来的小伙计控制水温:"芽头嫩的普洱不能用滚水,会烫熟..."墙上贴着手写的配送范围,用红笔圈出叁个重点商圈。
常点单的顾客拉了个微信群,有时凌晨还能看见有人在分享泡剩的茶叶二次利用的方法。上个月寒流来袭那天,订单多到系统崩溃,张师傅自己开着面包车送了半座城的茶。
现在办公室里常备着他们的菜单,从38元的入门级生普到298元的古树茶都有标注。财务小赵最近迷上他家的桂圆红茶,说比奶茶店的健康;设计部老陈每次加班必点浓香铁观音,茶杯边缘总是积着深色茶垢。
前两天收到他们随单附赠的茶点试吃装,是当地食品厂合作的山楂糕。微酸的果香配着回甘的茶汤,竟意外地调和了北方冬日的干燥。张师傅在便签上写着:"试试搭普洱,像小时候糖葫芦外面的那层米纸。"
茶汤渐渐见底的时候,窗外的雪还没停。小王把茶杯转了个方向,发现杯底印着行小字:"七台河的雪水,也能泡出澜沧江的味道。"突然觉得被客户推翻的方案,似乎也没那么难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