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黄石大学城学生兼职情况
最近路过黄石大学城商业街,看见不少年轻面孔在奶茶店忙碌,突然冒出个念头:现在黄石大学城有学生出来做吗?这个疑问在心里转了好几天,正好今天约了在读的表妹吃饭,顺便打听下实际情况。
表妹咬着吸管笑了:"我们宿舍六个人,四个都在外面找活儿干。隔壁班更夸张,班长带着半个班在帮培训机构发传单。"她掰着手指细数:家教、餐厅服务员、展会临时翻译...类型多得超乎想象。看来黄石大学城学生兼职情况,比我们那会儿丰富多了。
校园里的"打工地图"
跟着表妹在生活区转了一圈,发现公告栏贴着各式招聘启事。奶茶店时薪15元,晚班另补贴餐费;新开的火锅店招侍应生,特别注明"可灵活排班";最抢手的是家教岗位,教初中数学时薪能到80元。几个学生正围着布告栏抄电话号码,有个男生嘀咕:"这周课少,得赶紧找个日结的。"
在第二食堂遇到表妹的室友小雨,她刚结束上午的兼职赶回来上课。"我在教小朋友画画,每次两小时挣120块。"她撩了下头发,"虽然有时候赶作业会累点,但买颜料不用向家里要钱了,挺值的。"说着从包里掏出刚买的专业画笔,脸上带着藏不住的小骄傲。
学生事务中心的李老师透露,现在学校登记在册的兼职学生约占叁成。他翻着登记表说:"以前多是家庭困难的学生,现在不少孩子是想提前接触社会。上周还有公司来谈合作,说要招实习生呢。"
藏在钱包里的成长故事
在校园咖啡厅见到大叁的阿杰时,他正对着笔记本电脑修改方案。这个穿着衬衫的男生已经当了半年活动策划助理。"第一次拿到1500元工资,给爸妈各买了双运动鞋。"他腼腆地笑笑,"我妈在电话里念叨了叁天,说儿子懂事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顺利。外语系的小雯提起第一次兼职直摆手:"说好当展会翻译,结果被拉去搬资料箱。辛苦叁天才给200元,还拖欠半个月。"她现在学会了签协议、留证据,最近在帮一家外贸公司翻译合同,时薪翻了两倍。
这些零零散散的收入,最后都流向哪里?表妹的记账本给出了答案:30%存入旅游基金,20%买专业书籍,剩下的当作生活费。她指着手机壳里的雪山照片说:"下个月去稻城亚丁,机票钱都是教钢琴攒的。"
黄昏时分,大学城渐渐热闹起来。快递站点排起长队,很多学生来取自己买的职业装;公交站台前,几个女生讨论着明天商演活动的注意事项;图书馆的角落,有人边复习功课边回复兼职群的消息。这种忙碌而充实的氛围,或许就是当代大学生特有的生活节奏。
离开时又经过商业街,奶茶店小妹正麻利地封杯。看见我时她眼睛一亮:"学长要办会员卡吗?今天有优惠哦。"那双笑成月牙的眼睛里,装着对这个世界的跃跃欲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