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品茶课程工作室,宜都茶艺学习中心

发布时间:2025-11-05 19:55:35 来源:原创内容

路过宜都那条老巷子,总会被一阵茶香牵住脚步。紫砂壶嘴飘出的白雾里,藏着这座城市最闲适的午后时光。

不少朋友问我,想学点正经茶艺该去哪。这时候啊,我常会提起两个地方:宜都品茶课程工作室,还有它隔壁的宜都茶艺学习中心。这两家听着像兄弟单位,其实各有各的脾气。

左手是传承,右手是生活

先说宜都品茶课程工作室吧。推开门就像走进老茶人的书房,博古架上摆着不同年份的紫砂壶,墙上挂着宋式点茶图。主理人陈师傅话不多,但一谈起茶叶,眼睛就亮了。“水为母,器为父,火为师”,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跟着他学,你会知道为什么龙井要用玻璃杯,普洱偏爱紫砂壶;会懂得看茶叶在杯中舒展,像看一朵花慢慢开放。

记得第一次去,我对着茶筅手足无措。陈师傅接过手,手腕轻轻转动:“这样,感觉水的力道。”他演示时,整个人都静下来了,好像整个世界就剩下这碗茶。这种专注,大概就是茶道说的“一期一会”吧。

茶香里的烟火气

转过街角就是宜都茶艺学习中心,这里完全是另一番光景。明亮的教室里,年轻人围着长桌说笑,老师正教大家调冰萃桂花乌龙。中心主任小李很健谈:“茶不该供在神坛上嘛?我们就想让它回到日常生活里。”

他们的课程确实接地气。比如教你用办公室马克杯泡出好喝的茶,还有“茶叶盲品猜价格”这种好玩的活动。上次我去,正好遇上亲子课,小朋友踮着脚给妈妈奉茶,那画面特别温暖。这种轻松的氛围,让很多原本觉得茶艺高深莫测的年轻人,都愿意坐下来喝一杯。

两家风格不同,却悄悄呼应着。工作室出来的学员,有时会去中心教教传统礼仪;中心培养的年轻茶人,也会跑到工作室静心修习。这条老街因为这两处所在,渐渐成了宜都爱茶人的聚集地。

在茶汤里照见自己

学茶久了,发现变化的不仅是泡茶手艺。以前喝水牛饮,现在会留意水温、水质。性格也慢下来了,遇事不急,先泡杯茶再说。有个学员说得挺有意思:“在宜都品茶课程工作室磨性子,在宜都茶艺学习中心交朋友,这两样凑齐了,日子就舒坦了。”

茶就是这么个奇妙的东西。它可以是阳春白雪的艺术,也可以是下里巴人的日常。就像这两家店,一个守着传统的根,一个长出新鲜的枝叶,共同滋养着宜都的茶文化。

下次若来宜都,别光去看山水。找个下午,要么去工作室听陈师傅讲老茶经,要么去中心尝尝新式调饮。当茶香漫过舌尖,你会理解为什么宜都人常说——好生活,都在一杯茶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