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火车站小巷子,吉安站附近小胡同
吉安火车站小巷子
每次走出吉安火车站,我都不急着去大路上拦车。右手边那条不起眼的小巷子,像有种魔力似的,总把我往里头拽。你说它特别漂亮吧,倒也没有,墙皮有些地方都剥落了,露出里头深浅不一的砖色。可就是这么一条普普通通的巷子,挤在两个高大的建筑中间,成了我眼里最活色生香的去处。
一脚踏进去,感觉世界瞬间就安静了下来。身后火车站广播的声音,一下子被推远了,变得模糊不清。巷子不宽,两边紧挨着各种小店,老板娘坐在小马扎上摘菜,老板则守着那个冒着热气的煮锅,时不时用本地话和路过熟客搭上几句。那股子生活的热气,扑面而来,比什么空调冷气都让人觉得舒坦。空气中混杂着食物的香味,刚出炉的烧饼带着面食的焦香,隔壁小炒摊上传来呛辣锅气,再混着一点水果摊上橙子清甜的味道,复杂,却一点也不难闻。
我特别喜欢看那个修鞋的老师傅。他的摊子就支在巷口往里一点,工具摆得满满当当,却自有一套秩序。他干活的时候戴着老花镜,头埋得很低,一双手又黑又糙,可动作灵活得不得了,穿针引线,打磨粘胶,一丝不苟。有次我问他,现在还有人修鞋吗?他头也不抬,笑着说:“有哇,过日子嘛,东西坏了能修就修,实在不行才换新的。”这话听着平常,细想却满是道理。
再往里走,能发现更多惊喜。有个大姐专卖各种自家做的腌菜,坛坛罐罐摆了一地。她看我好奇,直接用筷子夹了一小块萝卜干让我尝,脆生生的,带着恰到好处的咸辣,特别下饭。我买了一点,她给我装袋的时候还说,这是她婆婆传下来的方子,别处买不到这个味儿。这种人与人之间不经意的信任和热情,在大商场里是很难体会到的。
这条吉安站附近小胡同,就像一个微缩的世界。它连接着车站这个迎来送往、行色匆匆的现代化节点,自己却依然保持着一种老旧而从容的步调。在这里,你能看到最真实的市井百态,感受到一座城市跳动的脉搏。它不宏伟,也不精致,甚至有些杂乱,可这份杂乱里,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天色渐晚,巷子里各家店铺的灯光次第亮起,昏黄的,白色的,交织在一起,把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我拎着刚买的、还烫手的烧饼,慢悠悠地往外走,准备去大路上打车。心里却格外踏实,好像在这条巷子里逛一圈,给手机充了电似的,整个人又有了精神。这条紧挨着吉安火车站小巷子,下次来,我一定还得再来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