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相似称呼周边楼

发布时间:2025-11-02 07:11:43 来源:原创内容

河池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

最近在食堂吃饭,总听见新生们聊天时提到“炮楼”这个词。刚开始我还纳闷,这年头怎么还有这种老式称呼?后来才反应过来,他们说的是学校后门那几栋筒子楼。说实在的,第一次听见这个称呼时,我差点把嘴里的汤喷出来——这名字起得可真够形象的。

那几栋楼有些年头了,外墙的瓷砖都开始往下掉。每次路过都得小心点,生怕被砸着。楼里住的基本都是学生,也有刚毕业还没找到房子的学长学姐。阳台晾的衣服五颜六色,远远看去就像万国旗。最绝的是每扇窗户外面都装着防盗网,密密麻麻的,可不就像军事堡垒的射击孔嘛。

记得大叁那年,我也在那边住过半年。房子是便宜,可隔音实在够呛。隔壁打喷嚏都能听见,更别说楼上夫妻吵架了。那时候最盼着下雨,雨声大了反倒清净。现在想想,虽然条件苦点,但那段日子还挺让人怀念的。

不过要说“炮楼”这个名字怎么来的,还真没人说得清。我问过住在那边的学弟,他挠挠头说大家都这么叫。可能就是因为楼长得像堡垒吧,再加上学生们想象力丰富,叫着叫着就传开了。现在连送外卖的小哥都知道了,打电话问位置直接说“炮楼那边”,比门牌号都好使。

说来也怪,这些老楼虽然破旧,却是不少人的回忆。去年毕业的李学长现在在深圳工作,每次聊天还总问起“炮楼”拆了没有。他说在那儿住的时候总抱怨,现在反倒想念楼下的炒粉摊。确实,那家炒粉给的豆芽特别多,五块钱能吃饱,现在可找不着这个价了。

最近听说学校要扩建,这几栋楼可能保不住了。消息传出来,朋友圈里好多人在发照片。有人拍了凌晨叁点还亮着灯的窗户,那是考研党在挑灯夜战;有人拍了楼道里摆满的电动车,充电线缠得像蜘蛛网。这些看似琐碎的细节,拼凑起来的却是我们最真实的大学生活。

其实想想,“炮楼”这个称呼挺有意思的。它不像正式地名那么刻板,带着学生特有的幽默和自嘲。就像我们管食堂最难吃的窗口叫“毒王”,管图书馆最舒服的座位叫“宝座”。这些外号只有在这儿生活过的人才懂,是专属于我们的暗号。

昨天路过时特意多看了几眼。楼下便利店老板正在清货,说要回老家了。那家店开了十几年,养活了两代人。老板说看着一届届学生来了又走,有的成了家还带着孩子回来看他。这话说得让人鼻子有点酸。

或许再过几年,新来的学生就不知道“炮楼”是什么意思了。他们会住进崭新的公寓,用着我们没见过的设备。但那些发生在旧楼里的故事——为考试熬夜的焦灼,初恋时的心动,毕业季的醉酒——都会留在经历过那段时光的人心里,成为青春记忆里独特的一笔。

黄昏时分,楼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那些灯光虽然普通,却照亮过无数个奋斗的夜晚。看着阳台上飘动的衬衫,听着隐约传来的吉他声,忽然觉得这些老楼就像年迈的长者,默默守护着一代代学子的梦想。它们或许终将消失,但曾经给予过的温暖却会长久地留在记忆里。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