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火车站300一次,丰城高铁站服务一次300
这两天在丰城,总能听到有人念叨“丰城火车站300一次”这个话题。开始我还纳闷,这是什么新出的交通卡套餐吗?
后来跟几个本地的老师傅聊天,才搞明白原来是指火车站周边的一些“特殊服务”。说来也巧,昨天路过新建的丰城高铁站,居然也听到类似的“丰城高铁站服务一次300”的说法。这就很有意思了,两个地方隔着十来公里,价钱倒是挺统一。
老站新站的那些事儿
丰城火车站确实有些年头了。站前广场上那些小旅馆的霓虹灯牌,感觉比我年纪都大。傍晚时分,总能看到叁叁两两的人站在街角,看见单独走过的男性就会凑上来低声问:“大哥,需要服务不?300一次。”
而高铁站那边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崭新的候车大厅,锃亮的地板能照出人影。不过你要是仔细观察,会发现有些穿着职业装的男女,总是漫无目的地在售票处附近转悠。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些拎着公文包的商务旅客。价格嘛,还是那个熟悉的数字:300。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这个价码时,还特意确认了一下:“是一小时还是一次的费用?”对方笑着摇头:“大哥,你想多了,就是一次。”这个价格在丰城似乎成了行业标准,不管是在老火车站还是新高铁站,都雷打不动。
价钱背后的门道
有次在高铁站的便利店买水,和收银阿姨聊起这个话题。她撇撇嘴说:“这些人都精着呢,老站那边是走量,客人多是打工的;新站这边是做品质,客人要求高些。”她压低声音,“不过啊,最近两边都在抢生意,老站的人也往新站跑,毕竟高铁站的客人钱包更鼓些。”
这话让我想起上周在高铁站看到的一幕。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刚出站,就被两个年轻女子前后夹击。左边的说:“老板,我们环境好,专业服务。”右边的立即接话:“我们更便宜,280就行。”眼看就要打起价格战,最后还是维持在了300这个价位上。看来这行也有自己的规矩,不能随便降价搅乱市场。
其实挺让人感慨的,丰城的发展确实快。以前只有老火车站时,这些服务人员就在站前那条老街活动。现在高铁站建起来了,他们的“业务范围”也跟着扩大了。有位跑出租的张师傅说,他经常接到这样的客人——在老站谈好价钱,非要打车去高铁站附近的酒店,说是“环境好些”。
价格始终是个有趣的话题。我问过几个从事这行的人,为什么非要定300这个数。有个打扮时髦的姑娘很直接:“200太便宜,显得掉价;400又太贵,会把客人吓跑。300刚刚好,客人觉得值,我们也不亏。”这话说的,简直像是上过市场营销课。
不过说真的,每次路过这两个地方,看着人来人往,心里总会泛起一丝说不清的滋味。老火车站承载着这座城市的记忆,新高铁站代表着城市的未来,而这些游走在两个车站之间的身影,又该摆在城市的哪个位置呢?
昨天傍晚,我又经过高铁站。夕阳把崭新的站房镀上一层金色,几个熟悉的身影依然在固定的位置徘徊。这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在老火车站附近开餐馆的朋友打来的。他说最近生意不太好,问我知不知道现在最火的是什么。我握着手机,看着眼前的情景,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