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上课资源喝茶,平凉学习资料品茶
要说在平凉找学习资料这件事,最近我和几个老同学还真琢磨出点门道。那天在人民广场附近等人,偶然拐进一家新开的茶室,没想到这一坐就是整个下午。
木质书架占了整面墙,上面分门别类摆着从初中到高中的教辅资料。老板是退休教师,笑眯眯地给我们沏了杯崆峒山毛峰:“看书累了就喝口茶,年轻人肯学习是好事。”
当茶香遇见书香
说来也怪,捧着热茶翻书,效率反而高了。隔壁桌是个高中生,面前摊着物理习题集,偶尔皱眉就抿口茶。他妈妈后来告诉我,这孩子以前在家坐不住,现在每周都主动要来这儿写作业。
其实想想挺有意思——平凉这座小城,越来越多地方把学习和休闲揉在了一起。城南那家书屋更绝,买杯二十块的茶就能随便看店里的备考资料,老板还经常组织免费讲座。
我表妹去年考研,几乎把那儿当第二个家。她说比起图书馆,这种地方让人放松:“做错题不会着急上火,反正手边就是清火的菊花茶。”结果真让她考上了兰州大学。
藏在城市角落的学习天地
现在这种模式在平凉挺常见。红星胡同里有家小店,外表看是卖茶叶的,往里走别有洞天——后院摆了十来张桌子,都是来看书学习的。老板自己孩子刚考上大学,剩的资料全贡献出来,谁需要随便拿。
有个周末我去得早,看见个穿校服的女孩在背古文,面前茶杯冒着热气。她妈妈悄悄说,女儿以前特别抵触语文,现在愿意主动来这儿复习,“可能环境让人静心吧”。
这些地方都不张扬,也没挂什么辅导班的牌子,就是给想学习的人搭个方便的场子。就像城东那家社区书屋,退休的王老师每天下午都会在那儿,孩子们遇到难题随时问,他边喝茶边讲解,比上课还耐心。
说实话,这种平凉上课资源喝茶的模式挺接地气的。不需要正襟危坐,不必担心打扰别人,学累了就发发呆,看看街景,续杯茶再继续。特别是对我们这些离开校园多年的人,重新捡起书本也没那么大压力。
上周带侄子去体验,他居然安安静静写完了周末作业。回家路上还问:“下周末还能去吗?那里的绿茶挺好喝的。”把我姐乐得,当即办了张会员卡。
如今在平凉,想找学习资料确实方便多了。不过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让人重新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它不必苦大仇深,可以很自在,就像下午茶那样,慢慢品,总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