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生课堂茶艺体验日常
教室里飘起龙井香
周二下午第一节语文课,推开邳州某中学高一(3)班的门,差点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讲台上没有粉笔灰,倒是摆着整套白瓷茶具,穿着校服的孩子们围成几个圆圈,手指笨拙地捏着茶叶罐——这节《茶经》单元的教学现场,竟然真的飘起了龙井豆香。
“老师!我这个水温够不够啊?”靠窗的男生举着温度计嚷嚷。语文李老师走过去看了看:“85度正好,你试试看。”男孩屏住呼吸,将热水缓缓注入玻璃杯,看着嫩绿的茶叶在杯中舒展开来。后排几个女生小声交流着:“原来茶叶真的会跳舞!”
这种特别的课堂场景,如今在邳州多所中学悄然出现。把茶艺体验融入教学,最初是几位语文老师在教研会上碰出的火花。李老师回忆说:“当时讲到《红楼梦》里的栊翠庵品茶,学生完全无法理解妙玉的茶道。我们就想,为什么不让他们亲手泡一次?”
刚开始也有质疑声。有家长担心影响学习,直到看见孩子周末主动给客人泡茶,还能讲出不同茶叶的特点,态度才渐渐转变。更让老师们意外的是,自从开设茶艺环节后,那些平时坐不住的学生反而最积极。那个总是埋头打游戏的张小军,现在成了班里的“水温控制专家”。
当然,要把这事办好可不简单。学校专门改造了闲置的书法教室,定制了防烫茶具。生物老师帮忙设计了茶叶知识卡片,历史老师补充了茶马古道的资料。渐渐地,这不再只是一门兴趣课,而是变成了跨学科的教学实验。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教室里茶香袅袅。有个女孩小心翼翼地端着茶杯走向班主任:“老师,您尝尝,这是我按您教的叁步法泡的。”看着她期待的眼神,班主任忽然明白,这氤氲茶香里泡着的,不只是几片茶叶,更是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
临近下课,学生们开始清洗茶具。水流声和欢笑声混在一起,有个男生哼起了刚学的茶谣。或许很多年后,当他们回忆起中学时光,除了公式和课文,还会记得这个午后,记得茶杯里荡漾的整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