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大学城学生约茶,学子课余品茶时光
保山大学城学生约茶这事儿,最近在我们这儿可太常见了。你随便走进大学城周边任何一家茶馆,都能看到叁叁两两的学生,面前摆着茶壶茶杯,有的在埋头苦读,有的在低声谈笑。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最初是被室友硬拉去的。那天下午他抱着书本冲我喊:“走,陪我约茶去!”我一脸懵,约茶?听着像什么神秘接头暗号。结果到了才发现,就是找个茶馆自习。可这一去,我就爱上了这种氛围。
茶馆成了我们的第二课堂
那家叫“茶言观舍”的小茶馆就在宿舍区对面,装修得特别雅致。木质的桌椅,暖黄的灯光,空气中飘着淡淡的茶香。最棒的是,这里一点都不吵闹,大家都在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
我第一次去就注意到隔壁桌的几个女生,她们面前摊开厚厚的专业书,手边放着还在冒热气的乌龙茶。偶尔有人小声讨论问题,那声音轻得像是怕惊扰了茶叶舒展。说实话,在这种环境里学习,效率比在宿舍高多了。
店主是个很温和的中年人,我们都叫他李叔。他从不催促客人,哪怕有人只点一杯最便宜的柠檬茶,也能坐上一整个下午。有次我好奇问他这样会不会亏本,他笑着说:“看着你们这些年轻人在这里用功,我就高兴。”
慢慢地,我去茶馆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去复习备考,有时就是单纯想换个环境。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把茶馆当成了宿舍和教室之外的“第叁空间”。在这里,我们能静下心来,也能放松身心。
约茶约出的那些故事
约茶这事儿,可不只是学习。大叁上学期,我们社团要在“茶言观舍”讨论活动方案。五个人围坐一桌,点了两壶不同的茶,一边品一边聊。说来也怪,在茶香的熏陶下,大家的思路都特别活跃,原本卡壳的创意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我还记得隔壁桌坐着一个学长,独自一人对着笔记本电脑码字。后来熟了他告诉我,那是他在写毕业论文,已经连续来茶馆半个月了。“在家总想躺着,图书馆又不能说话,就这里最适合。”他说这话时,刚续上一杯新泡的普洱。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看见两个女生在角落里轻声交谈,其中一个眼睛红红的。她们面前那壶花茶已经凉了,却谁也没在意。过了很久,那个难过的女生终于露出笑容。我不知道她们具体聊了什么,但那种在茶香中获得安慰的画面,我一直记得。
这些学子课余品茶时光,早已超出了简单的喝茶解渴。它们成了我们大学生活中温暖的一部分,记录着我们的努力、友谊和成长。
现在临近毕业,我依然保持着约茶的习惯。有时候是约同学讨论小组作业,有时候是和朋友闲聊,更多时候是独自带着书本来这里。坐在熟悉的位置上,看着周围那些年轻的面孔,我突然明白了——这种简单而美好的时光,也许就是大学生活最珍贵的记忆之一。
茶会凉,人会散,但这些在茶香中度过的一个个下午,这些保山大学城学生约茶的片段,已经悄悄沉淀下来,成为我们青春里最清新的那抹底色。下次如果你来保山大学城,不妨也找个茶馆坐坐,说不定能遇见正在品茶读书的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