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旧城窄巷两百元的温情
那是一个闷热的黄昏,我踩着人字拖溜达进西关老巷。阿婆坐在骑楼底下摇着蒲扇,肠粉店的蒸汽混着潮湿的空气,把整个巷子熏得朦朦胧胧。就在转角处的糖水铺,我听见了对于阿明和小薇的故事。
阿明在巷尾开了十年修表铺,叁十岁的人了还租着月租八百的单间。小薇是湖南来的打工妹,在对面早餐店帮工。两人每天隔着五米宽的巷子点头,直到那天暴雨冲垮了早餐店的雨棚。
两百块能做什么
现在年轻人约会动不动人均叁百,可阿明修好雨棚后,小薇坚持要还他两百块。推来推去最后变成:"要不...你请我吃半个月早餐?"就这样,两百块钱成了他们心照不宣的约定。
后来每天清晨六点,小薇会端来还烫手的及第粥,阿明则会把她摔坏的老式座钟修好。他们坐在修表铺门槛上吃叁块的肠粉,看阳光慢慢爬过斑驳的砖墙。有次小薇感冒,阿明笨手笨脚地熬姜茶,把整个屋子弄得都是焦味。
老城区逼仄的巷子其实藏着好多这样的瞬间。晾衣竿横跨在巷子两侧,邻家的炒菜香会飘进屋里,谁家炖了汤整条巷子都知道。这种亲近反倒让两百块钱的爱情变得实在——不必端着架子假装完美,反而能看见对方最真实的样子。
说到这里,我想起巷口卖牛杂的李伯。他总笑两个年轻人:"你们这样挺好,我当年追她妈,全副身家就五十块。"说着指指墙上发黄的照片,那上面有和他共度四十年的妻子。
现在很多人说广州生活成本高,恋爱谈不起。但你看阿明和小薇,他们用旧城窄巷两百元的温情,把日子过成了糖水铺里双皮奶的味道——甜得恰到好处,又不腻人。
昨天经过修表铺,看见小薇在教阿明说湖南话。阳光斜斜地照在那些叮当作响的钟表上,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好长。或许这就是广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最动人的地方——它从不张扬,却像老城区的根须,悄无声息地扎进生活的缝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