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火车站小巷子200元一次,车站附近巷内200元一回
那天傍晚路过吉首火车站,天阴沉沉的,刚下过雨的地面泛着水光。我拖着行李箱往公交站走,忽然听见旁边巷口有人低声说话。一个穿着褪色夹克的中年男人凑过来,眼神躲闪地说了句“小巷子200元一次”。我愣了一下,赶紧摆摆手快步走开。
坐在公交车上,那个画面还在脑子里打转。车站附近巷内200元一回,这种话就这么随随便便从人嘴里说出来,像问路一样自然。那个男人看起来五十出头,脸上皱纹很深,手一直插在口袋里。不知道他站在那里等了多久,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的。
巷子里的影子
其实不只是吉首火车站,好多城市的老车站周边都有这样的角落。说不清是哪些人在做,也说不清是哪些人在找。有时候路过,能看见巷子深处有人影晃动,但都看不真切。这些巷子通常很窄,两边墙皮剥落,地上散着烟头和塑料袋。
我有个跑长途货运的表哥说过,他常年在各个城市车站周转,这种事见多了。“都是讨生活的人,”他抽着烟说,“有的是没技能找不到活,有的是年纪大了,还有的是拖家带口等钱用。”他说最让人难受的是,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不对,可口袋空的时候,什么道理都显得很遥远。
车站旁边的小旅馆老板老周告诉我,这些在巷子里讨生活的人很少固定,今天来明天走。有时候是临时缺钱了来做几天,有时候是被什么人组织着干。老周说他也劝过几个看起来年纪小的去找个正经工作,但人家反问:“正经工作一个月叁千,这个一天就能挣几百,你说选哪个?”这话把老周问住了。
吉首火车站周边的小巷子200元一次的交易,就像城市皮肤下隐藏的毛细血管,不显眼却一直存在。警察来过,整治过,可过段时间又会出现。像是野草,这块地方的拔了,那块地方又长出来。
夜里的车站
有天晚上十点多,我又经过吉首火车站。出站口零星有几个接站的人,路灯把影子拉得很长。我看见那个穿褪色夹克的男人还在,不过今天他换了位置,站在报刊亭旁边的阴影里。有个背着包的年轻人在他面前停留了片刻,两人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一前一后往巷子深处走去。
报刊亭的老太太摇了摇头,继续整理她的杂志。我问她认识那个人吗,她头也不抬:“见多了,都不想说了。有的是真困难,有的是懒,分不清。”
正说着,看见个四十多岁的女人从巷子里出来,边走边数着手里的零钱。她走到车站广场边的长椅坐下,从包里掏出个馒头慢慢吃。这时有个七八岁模样的小女孩跑过来,女人赶紧把馒头收起来,从另一个口袋拿出个面包递给女孩。夜色中,看不清她们的表情。
我突然想起表哥说的那句话——都是讨生活的人。只是这生活讨得,让人心里堵得慌。车站附近巷内200元一回的价格,听起来是笔交易,背后却是说不完的无奈。
后来有段时间没去火车站那边。今年春天,偶然坐车经过,发现那些小巷子口拉起了警示栏,墙上也新装了监控摄像头。站前广场多了个就业服务点,有几个志愿者在发招聘传单。不知道那个穿褪色夹克的男人去了哪里,是找到了别的活路,还是转到了更隐蔽的地方。
城市每天都在变,有的变好了,有的还在原地打转。吉首火车站的小巷子200元一次的故事,可能正在某个角落继续着,只是换了一批人,换了一种方式。生活啊,有时候真的很难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