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学生品茶工作室,安宁学子茶艺交流坊

发布时间:2025-11-04 00:08:51 来源:原创内容

这几天路过校园后街,总能看到一群学生围着个素雅的门面进进出出。白底木框的招牌上,端端正正写着"安宁学生品茶工作室"。推开门,茶香混着年轻的笑声扑面而来,倒让这处角落显得格外特别。

说是工作室,其实更像同学们心照不宣的休息站。几张小方桌配着竹椅,桌上青瓷茶具温润如玉。靠窗的长桌边,大叁的林琳正摆弄茶则,小心翼翼地往盖碗里拨着凤凰单丛。"刚开始连水温都掌握不好,"她冲我不好意思地笑笑,"现在总算能尝出蜜兰香了。"

茶香里的慢时光

说来挺有意思,这个安宁学子茶艺交流坊起初只是几个茶艺社同学的突发奇想。社长陈昊告诉我,他们发现很多同学压力大时只会闷头刷手机,反而越刷越焦虑。"不如教大家静下心来泡杯茶?"没想到这个简单的念头,如今成了每周最热闹的聚会。

我坐在角落观察,确实能感受到这里不一样的时间流速。窗外是匆匆赶课的人流,室内却像被按了慢放键。有个男生对着茶海出神,水雾袅袅升起时,他忽然轻轻"啊"了一声——原来终于品出了铁观音的兰花香。这种小惊喜,在工作室里司空见惯。

财务系的张晓雯刚完成期中论文,习惯性地想来这儿坐坐。"以前累了就喝奶茶,现在学会给自己沏壶正山小种。"她边说边展示流畅的冲泡动作,"你看,注水要沿着杯壁——这个过程本身就很解压。"

年轻人与老传统的对话

不过这里从不拘泥传统。上周末我就撞见他们在玩"茶叶盲品",五六种乌龙茶混着喝,猜对最多的人能赢走一罐明前龙井。笑声差点掀翻屋顶,连路过的外教都好奇地加入进来。

陈昊的柜子里收着本特别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大家的品茶心得。有人写"金骏眉有薯香,像冬日烤火",还有人画漫画记录第一次茶醉的糗事。这些鲜活的生活印记,让古老的茶文化悄然长出了年轻的枝芽。

最让我触动的是遇见李薇。这个总坐在轮椅上的女孩,如今是工作室的"茶席设计师"。她设计的无障碍茶席让每个人都能轻松操作,去年还拿了省里的创新奖。"茶道讲究'和敬清寂',"她调整着茶壶的角度,"但更重要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

暮色渐沉时,我又望了眼那间亮着暖灯的工作室。玻璃窗上凝结的水汽模糊了年轻的身影,但那份专注的轮廓却格外清晰。或许对这群年轻人来说,茶不再只是饮品,而是安顿浮躁心灵的桃源。当清水注入茶瓯,时光便在叶片舒展间慢了下来——这大概就是安宁学生品茶工作室最动人的地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