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附近人100米约爱,大理百米近距离相约
那个晚上,我刷到了这条动态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脸上,我百无聊赖地划着同城动态。“大理附近人100米约爱”,这条简短的文字突兀地闯入视线。说实话,第一反应是有点懵。不是那种商业广告,也不是常见的旅游召集,它就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像洱海水面偶然泛起的一个小涟漪。一百米有多远?大概就是从我现在坐的这家咖啡馆,走到对面巷口那棵老槐树的距离。这么近,却又隔着屏幕,感觉莫名奇妙。
我没立刻回复,而是盯着那行字发了会儿呆。大理就是这样一座城市,你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转角会遇见什么。有人来这里疗伤,有人来寻找灵感,也有人只是为了在苍山洱海间放空自己。那么,发出这条动态的人,又是哪一种呢?我甚至分不清这是某种新型的社交尝试,还是一个单纯的恶作剧。指尖在“发送消息”的按钮上悬停了好几次,最终还是关掉了界面。算了,万一是什么奇怪的陷阱呢?
之后的两天,我几乎忘了这件事。直到第叁天下午,我在人民路闲逛,无意间瞥见一个女孩正举着手机,对着巷子深处拍照。她的侧影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晰。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我脑子里忽然闪过那个动态——“大理附近人100米约爱”。鬼使神差地,我打开软件,刷新了附近的人列表。果然,那个熟悉的头像就在列表最上方,显示距离:98米。我的心跳莫名快了一拍。
九十八米的勇气
这大概是我在大理做过最冲动的事了。我深吸了一口气,朝着女孩的方向走了几步,距离缩短到七十米、五十米……在大概叁十米的地方,我停了下来。她恰好转过身,我们隔着一小段石板路对上了视线。她眼里先是闪过一丝惊讶,随后像是明白了什么,嘴角微微弯了起来。那一刻,周遭游客的喧闹声仿佛都褪去了。
“所以……那个‘大理百米近距离相约’,是你?”我走近了些,尽量让语气显得轻松。她点了点头,有点不好意思地晃了晃手机。“我就是想试试,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有没有人愿意为一句看不太懂的话停下脚步。”她说她来大理半个月了,见过很多结伴而行的人,却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突发奇想,发了那条动态,想看看到底会引来什么样的人,或者,根本无人问津。
我们后来就在路边一家小茶馆坐下了。聊天的内容很散,从刚来大理时的糗事,到各自喜欢的音乐,再到对古城某些角落的共同记忆。没有特定的主题,想到哪儿说到哪儿。我发现,当相遇剥离了明确的目的性,谈话反而变得格外轻松。我们不必急着展示自己,也不必刻意寻找话题,就像认识了很久一样。
黄昏时分,我们走出茶馆,沿着石板路慢慢走。她忽然说:“其实‘大理附近人100米约爱’这个说法不太准确。”我转头看她。她笑了笑,继续说:“‘爱’这个字太大了。我更觉得,这像是一次随机的连接,给生活留一点意想不到的空白。”是啊,在这座风花雪月的城市里,我们习惯了用镜头记录风景,却很少有机会真正走进别人的故事里,哪怕只是短短一个下午。
她在下一个巷口和我道别,说第二天就要离开大理了。没有留联系方式,就像这场相遇一样,自然而然地开始,又悄无声息地结束。我看着她走远的背影,心里却没有任何遗憾。这个下午因为一次偶然的“大理百米近距离相约”,变得有些特别。它让我重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本真的好奇与善意,或许就藏在那一百米的距离里,等待着某个瞬间,被轻轻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