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江山觅得学生销售好方法
最近和几个做教培的朋友聊天,都在感叹招生越来越难。老张叹了口气说:“现在发传单没人看,搞地推成本高,真是愁死人了。”我听着他的话,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咱们是不是该换个思路了?这让我想起了那句挺有意思的话:江山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
说到这个,先得搞清楚我们在“卖”什么。肯定不是把学生当成商品啊,而是要把我们的课程价值“卖”出去。很多机构一开始就搞错了方向,只顾着夸自己老师多厉害,课程多高端,却忘了家长最关心的是“我家孩子能学到什么”。
换个角度想问题
我认识的一位书法老师就做得特别好。他从来没在朋友圈发过什么“名师授课”之类的硬广,反而经常分享学生练字的小故事。有个孩子最初写字歪歪扭扭,叁个月后能写出工整的楷书,他把这个过程中孩子遇到的困难和突破都记录下来。结果呢?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这不就是江山觅得学生销售好方法的活例子吗?
其实啊,现在家长精明着呢。他们更相信亲眼看到的变化,而不是天花乱坠的广告。把学生的进步真实地展现出来,比什么宣传语都管用。记得有个妈妈跟我说:“我就是看到邻居孩子在你这里学了半年,从讨厌作文到爱上写作,才找过来的。”你看,口碑就是这么来的。
小妙招其实很简单
要说江山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真没那么复杂。关键是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想问题。他们每天接孩子放学已经够累了,哪有时间看长篇大论的课程介绍?我们就做了个改变,把课程亮点浓缩成叁句话,印在小书签上,让孩子带回家。没想到,就这么个小改动,咨询量居然翻了一倍。
还有个办法也挺管用——让老学员带新学员。但不是简单地给优惠券那种,我们组织了个“学习小伙伴”活动,老学员介绍新朋友来试听,两人都能获得定制文具套装。孩子们可喜欢了,主动帮我们拉来了不少新生。这招算是江山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里最省心的了。
现在大家都在用微信,我们把课程介绍做成了有趣的短视频,让老师用最生活化的语言讲解课程特色。有个数学老师特别逗,用买菜讲价来演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视频发出去第二天,就有二十多个家长来咨询。看来啊,有时候专业的东西说得太专业,反而把人都吓跑了。
说到老师,他们的积极性也很重要。我们调整了激励机制,不仅看带生数量,更看重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老师们的干劲更足了,甚至会主动想出各种吸引学生的好点子。这种良性循环,让我们的招生工作越来越顺畅。
做这行时间越长,越觉得教育是个需要用心的事业。那些急着想赚钱的,往往最快离开这个行业。反而是那些真心为学生着想,耐心打磨课程的机构,最后都站稳了脚跟。江山觅得学生销售好方法,说到底就是要真诚,要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
前几天还有个刚入行的朋友问我,到底该怎么招生。我跟他说,别总想着“卖课程”,要多想想怎么帮到学生。当你真正帮一个孩子取得进步时,他的整个家庭都会成为你的宣传员。这种力量,比任何营销技巧都强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