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合肥街角的爱在何方
合肥的巷子总让人觉得,这里该发生点什么。灰墙斑驳,电线横七竖八地搭着,晾衣绳上挂着半干的衬衫,风一吹就晃晃悠悠的。我站在这头往那头望,心里嘀咕着,合肥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呢?是藏在哪扇虚掩的木门后头,还是飘在谁家窗口飘出的饭菜香里?
往前走几步,有个阿姨坐在小凳上择菜。我问她:“这巷子里,常看到年轻人谈恋爱不?”她抬头眯眼笑了笑:“现在?少啦!都捧着手机哩。早些年倒是有,那会儿巷子窄,两个人并排走,胳膊碰着胳膊,想躲都躲不开。”她手里的豆角掰得脆响,“那时候啊,感情是实实在在碰出来的,不像现在,隔着屏幕,轻飘飘的。”
街角的那对身影
转到街角,倒真看见一对。女孩在奶茶店门口跺着脚抱怨:“又迟到!”男孩气喘吁吁跑来,手里捧着烤红薯:“那家店排队嘛,你最爱吃的。”女孩绷不住笑了,接过红薯,热气哈在两个人中间。这场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却让我愣了一会儿。合肥街角的爱在何方?或许就在这些冒着热气的等待里,在那些明知幼稚却偏要做的傻事里。
我想起大学同学小林。他和女友就是在叁孝口那边的巷子里认识的。那天女生自行车坏了,链条卡死,小林刚好路过,蹲那儿捣鼓了半小时,两手黑油,终于修好了。后来他们常约在那条巷子见面,因为“那是故事开始的地方”。去年他们结婚了,婚礼上放的痴颁搁,第一幕就是那条巷子。
可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少了。现在的人谈恋爱,首选商场电影院,要不然就微信上聊个没完。巷子太旧了,墙皮会掉灰,下雨天积水,不符合我们对爱情光鲜亮丽的想象。我们想要的是滤镜调过色的完美,却忘了感情最动人的部分,恰恰是那些不完美。
巷口修鞋的大爷说,他在这坐了二十年。“以前小情侣吵架,姑娘哭着从这头跑到那头,小伙子在后面追。跑着跑着,两人又牵着手回来了。”他手里的锤子敲得笃笃响,“现在?吵个架发条微信就分手,连追的机会都没有。”这话说得实在,巷子窄,反而让人不得不面对面;屏幕那端隔着千山万水,一删除就真的消失了。
黄昏时分,我又回到那条巷子。夕阳把墙面染成暖黄色,有老夫妻搬了竹椅坐在门口,也不说话,就安静地待着。他们的影子拖得老长,在青石板上融在一起。这画面让我忽然明白了点什么——合肥巷子里的爱情哪里有,它不在什么特别的地方,它就藏在每一天的柴米油盐里,藏在那些你看惯了、甚至嫌它旧了的地方。
也许明天,你可以试试不走大路,拐进某条巷子。走慢一点,看清楚墙角的牵牛花,闻得见谁家正在烧红烧肉。如果你运气好,可能会遇见那个愿意陪你一起慢慢走的人。那时候你就会发现,合肥街角的爱在何方这个问题,答案其实很简单——它就在你愿意停下脚步的地方,在你还相信简单和真实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