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灯塔百元两小时无限次联系号码
前两天我翻看手机账单,突然想起个事儿。现在各种通讯套餐花样百出,倒是让我回忆起多年前在码头工作的表哥说过的一种老业务。
那时候他常年在海上跑船,和家人联系就靠港口附近的公用电话。有家小店挂着块木牌,用红漆写着“灯塔通话,两小时一百块,随便打”。这在当时可真是新鲜,毕竟那会儿手机话费贵得吓人,长途更是按分钟计费,打个十分钟就肉疼。
那些年我们这样打电话
记得表哥第一次使用这个服务,是在一个大年叁十的晚上。港口的风刮得呼呼响,他裹着棉袄钻进那间亮着灯的小屋,抓起话筒就往家里拨。先是和我大伯聊了半小时,然后又和我嫂子说了四十分钟,最后还让每个孩子都来说了几句吉祥话。出来时老板笑着递给他一支烟:“正好两小时,不多不少。”
这种灯塔100元2小时不限次数电话号码的服务,其实特别适合需要长时间通话的人。跑船的、外出打工的、异地恋的年轻人,都是常客。小店老板后来告诉我,有个小伙子每周都来,固定和周日下午叁点到五点,雷打不动。两年后才知道,他是给在另一个城市的姑娘打电话,现在俩人都结婚了。
想想也挺有意思,现在咱们拿着手机随时能视频,反而很少像那样专注地聊天了。那时候一百块钱不算小数目,但花得值当——你得把想说的话都攒着,等到那个特定的时间,一口气说个痛快。
有时我会琢磨,这种灯塔百元两小时无限次联系号码为什么让人念念不忘。可能不光是省钱,更因为它给了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让你能安心地说说话,不用担心话费超标。现在虽然通讯发达了,但那种专注的交流感,反而变少了。
前阵子和我那表哥吃饭,他还提起这事。“现在我和你嫂子每天微信不断,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倒是记得那年冬天,在灯塔下面打着哆嗦打电话,每句话都冒着白气,但说得特别踏实。”他抿了口酒,笑着说那时候一百块换来的两小时,比现在整天抱着手机聊天实在多了。
这种老式的通讯方式,现在基本见不着了。不过它提醒我们,有时候给交流划出个专属的时间段,比随时在线却叁心二意要强得多。就像那句老话,距离不是问题,用心才是关键。
偶尔我也会关掉微信通知,找个安静的地方和朋友通个长话。虽然不再需要找那种挂着灯塔牌子的小店,但那种畅快聊天的感觉,还是挺让人怀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