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竹50元一次女农民工哪里找,类似绵竹女工服务信息查询
最近在绵竹的街头巷尾,总能听到有人在悄悄打听,说想找那种五十块钱一次的女农民工。这事儿听着就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你说这价钱,现在连碗像样的麻辣烫都买不着,咋还能请得动人工呢?
我有个在劳务市场蹲点的老乡老李,前天晚上一起喝酒时候直拍大腿:“现在哪有这个价喽!十年前建筑工地小工日结都八十了,你这五十块连半天钟点工都请不来。”他抿了口白酒,眯着眼睛说,“要真有人信这个,八成是遇上骗子了——要么就是话没听全,人家说的可能是某种特殊服务。”
劳务市场的真实行情
第二天我特意起了个大早,跑到绵竹城北那个劳务市场转了转。好家伙,六点半天刚蒙蒙亮,路边已经站了百十号人。几个包工头模样的人开着面包车过来,刚摇下车窗就被人围上了。“墙面刮白什么价?”“一天叁百五,包午饭!”我凑近听了两耳朵,最便宜的水泥小工报价也没低于二百八。有个四十来岁的大姐跟我说,她专门做保洁,按小时算,一小时都要叁十块。
这就奇怪了,那“绵竹50元一次”的说法到底从哪儿传出来的?我在市场里跟几个等活的大哥聊了聊,他们笑着说,可能有人把“五十元每小时”听岔了,或者是某些中介打的模糊广告。现在网络上的信息真真假假,很多类似绵竹女工服务信息查询的页面,点进去不是要注册就是要充值,根本摸不着头脑。
隔壁开便利店的老张插了句话:“上个月还有个外地人拿着手机来问,说在网上看到绵竹有便宜家政,结果找过去发现要先交叁百押金。”他摇摇头,“这年头,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说到这个,我想起前阵子社区民警来做防诈骗宣传时提过,现在很多骗局就盯着想找便宜服务的人。先是用低价把你吸引过去,然后层层加码,最后服务没得到,钱倒贴进去不少。特别是类似绵竹女工服务信息查询这种需求,最容易掉进陷阱。
网络信息的真假难辨
回家后我特意在网上搜了搜,输入“绵竹50元一次女农民工”,跳出来的结果五花八门。有些页面做得跟真的一样,还挂着“劳动局备案”的假招牌。但仔细看就能发现破绽——地址写得模模糊糊,电话永远打不通,要不就是让你加微信转账。
我试着加了其中一个微信,对方张口就要200元信息费,说保证提供叁个“五十元女工”的联系方式。这不明摆着坑人嘛!正经找活干的女工,谁会让中介抽这么高的介绍费?
说起来,现在绵竹本地人找临时工,反而都回归传统路子。要么去劳务市场面对面谈,要么靠熟人介绍。城南菜市场门口有个自发形成的零工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大姐在那儿等活。我问了个正在纳鞋垫的大姐,她说现在接个擦玻璃的活儿,两小时起步价都是一百二,“五十块?那得是十年前的老黄历喽!”
其实算笔账就明白了。现在绵竹最便宜的外卖都要二十块起步,女工来回坐公交车就得四块钱,再吃个午饭,五十块钱扣除这些开销,还剩多少?要是做家政服务,起码要带块抹布带瓶清洁剂吧,这些本钱谁出?
所以啊,要是真需要找人工,还是得走正规渠道。劳务市场明码标价,虽然比五十块贵,但起码干活的能拿到应得的报酬,请人的也能找到靠谱的。那些打着“超低价”旗号的,十个有九个是挖好了坑等你跳。
话说回来,为什么“绵竹50元一次”这种传言能流传开来?可能就是因为现在生活压力大,大家都想省点钱。但便宜没好货,老话总归是有道理的。下次再听到这种消息,得多长个心眼,先琢磨琢磨这价钱现不现实。
这两天我又去了趟劳务市场,发现墙上贴了社区新装的提示牌:“警惕低价用工陷阱,选择正规雇佣渠道。”这倒是挺及时的。正好碰到个来找保洁的阿姨,正在跟两个女工谈价钱,最后说定一百五十块打扫叁小时——你看,这才是市场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