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泸州50元女工何处寻
这几天在老街喝茶,总听隔壁桌议论什么“泸州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说的人神神秘秘,听的人将信将疑。我端着茶碗愣了半天,心里直嘀咕:这年头哪有这种事儿?
顺着茶客们零星的描述,我决定去城西的老劳务市场转转。说是市场,其实就是个露天广场。清晨六点半,天刚蒙蒙亮,这里已经蹲着百来号人。男男女女都穿着沾了漆点的旧外套,脚边放着工具包,默默盯着每个路过的人。
劳务市场的清晨
我假装成要找零工的模样,在人群里慢慢穿行。有位大姐主动搭话:“老板要找啥工?”她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袖口磨得起了毛边。“贴瓷砖一天二百,刷漆一百八。”我借机问起那个传言,大姐脸色顿时变了:“可不敢乱说!我们挣的都是辛苦钱。”
正说着,几个戴安全帽的工头开着面包车来了。工人们哗啦围上去,争先恐后地报着自己的工种。价格明明白白:小工一天150,技术工300起。完全不是传言中那个数。
在市场角落,我遇见了个从古蔺来的妹子。她蹲在台阶上,怀里抱着电钻工具箱。“在泸州做装修工四年了,最开始每天才80块。”她苦笑着说,“听说那个传言时我们都气笑了,要是真这么容易,谁还起早贪黑干力气活?”
这句话让我愣住了。是啊,要是真像传的那么轻巧,这劳务市场每天怎么还会有这么多人顶着寒风等活?
后来在公交站又碰见两个刚下夜班的女工。她们在开发区厂房做保洁,每月固定工资两千出头。“我们也听说过要找泸州50元女工的事儿,”年纪稍大的那个摇摇头,“都是骗人的把戏,要么是黑中介,要么就是……”她没说完,但我们都明白那意思。
其实想想就懂,现在随便找个餐馆端盘子,包吃包住一个月还能拿叁千呢。那些传言里的价钱,连基本生活都维持不了,更别说养家糊口了。
我忽然想起叁舅家表妹,前年在建筑工地开升降机,日薪都是二百二。她常说,现在人工费年年涨,早就不是过去的行情了。
那么,泸州50元一次的女农民工到哪找这个问题,或许本身就不成立。就像在问哪儿能买到十块钱的手机,听起来就像个笑话。真正在劳务市场等活的女工,她们关心的是今天的午饭能不能加个肉菜,是孩子的学费还差多少,是包工头会不会按时发工资。
传这些话的人,可能压根没去过劳务市场,没见过她们手上厚厚的老茧。那些对于泸州50元女工何处寻的议论,在她们真实的生活面前,显得特别苍白。
离开劳务市场时,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工人们陆续被接走,广场渐渐空荡。我想,明天清晨,这里依然会蹲满等待工作机会的人,带着他们的技能和期盼,继续着平凡而真实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