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韶关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
这阵子朋友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南雄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我表姐家孩子就在南雄读初二,听说这事儿后赶紧给自家娃充了话费,结果那小子抱着手机和同学聊了整晚作业题。
叁小时能聊些什么
你可能觉得奇怪,现在微信这么方便,怎么还有孩子煲电话粥?我特意问了几个初中生,有个扎马尾的女孩说:“数学题讲到一半突然断线,又要重头讲起,电话可以一直说清楚。”她上周刚用50元买了张通话卡,和同桌讨论了叁次月考的作文题。
另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更实在:“我爸妈怕我玩游戏,智能手机换成老人机了。但周末要线上小组讨论,50元3小时刚好够用。”他翻出记账本给我看,这个月已经用了两张这样的套餐卡。
其实韶关地区很多家庭都选择类似套餐。李阿姨在韶关某移动营业厅工作二十多年,她说学生套餐每年开学季都抢手:“特别是韶关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这种,比普通套餐便宜近半,家长们都是组团来办。”
电话两端的温度
昨晚路过小区花园,看见邻居家初中生坐在石凳上举着手机,耳朵紧紧贴着听筒。路灯照在他卷边的校服上,手指在草稿纸上飞快演算。隐约能听见他对着话筒说:“第叁步辅助线应该画在梯形对角线上......”突然拍腿喊道:“原来要加这条垂直线!”
这种画面在韶关的傍晚很常见。孩子们举着电话你问我答,有时吵得面红耳赤,有时突然齐声欢呼。五十块钱买来的叁小时,装得下整张数学试卷的验算过程,装得下文言文背诵的互相抽查,还装得开工体课没传完的小纸条。
西河中学的陈老师告诉我,她班上有对同桌用这个月剩下的通话时间,模拟英语口试互相提问。最后两人在期末考试中口语都拿了础。“现在孩子压力大,有时候和父母说不的话,反倒愿意在电话里和同学唠叨。”
当然也有让人哭笑不得的时候。有个妈妈发现儿子半个月用了叁张卡,偷偷一听才发现,男生们在讨论如何给班主任准备生日惊喜。这个韶关学生50元叁小时通话的套餐,不知不觉成了班级管理的小助手。
不过要提醒的是,虽然50元3小时电话确实划算,但家长们最好和孩子约法叁章。我见过有个男生深夜还躲在被窝里通话,第二天上课直打瞌睡。好在后来他妈妈设置了固定通话时段,现在既能保持联系又不影响休息。
黄昏的校门口又开始热闹起来。穿校服的孩子们叁五成群,偶尔能看见有人举着电话快步走着,书包带滑落到手肘都顾不上拉。“明天早读要听写的单词我发你语音”“物理卷子最后大题的第二小问”......这些碎片化的交流,就这样通过南雄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的套餐,织成了青春里最朴素的陪伴。
或许再过些年,这些孩子会用上更先进的通讯工具。但某天整理旧物时,看到夹在日记本里的通话卡,应该还会想起某个夜晚,曾经有个人在电话那头,和自己一起为一道几何题绞尽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