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学生喝茶兼职,学生课余品茗兼职
走在绥芬河的大街上,你可能会遇见这样的场景:叁五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坐在临街的茶室里,面前摆着精致的茶具,一边熟练地冲泡着红茶,一边和客人聊着边境贸易的趣闻。这就是最近在本地大学生圈里悄悄流行起来的绥芬河学生喝茶兼职。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去年秋天,大叁的李明还在为生活费发愁,偶然发现学校附近新开的俄式茶室在招兼职。和普通服务员不同,老板更看重他会中俄双语的优点。“咱们这儿来往的俄罗斯客商多,你就陪着喝喝茶、聊聊天,帮忙翻译些商品信息。”老板这样说道。没想到这份看似轻松的活儿,一个月下来竟然解决了他的房租问题。
茶香里的商机
要说这学生课余品茗兼职为什么能在绥芬河火起来,还得从这座城市的特点说起。作为中俄边境口岸,每天来往的俄罗斯客商络绎不绝。这些客商谈生意时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边喝茶边谈事。可语言不通是个大问题,这时候 bilingual 的大学生就成了香饽饽。
张小雨在茶室兼职半年后,已经能如数家珍地向客人介绍正山小种和祁门红茶的区别。“刚开始连茶壶都拿不稳,”她笑着说,“现在不光会泡茶,还能帮俄罗斯客人看懂中文合同里的专业术语。”她最近刚用兼职攒的钱报了俄语高级班,想着把语言水平再提高些。
这种兼职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不像传统兼职那样消耗体力。在雅致的茶室里,伴着袅袅茶香,既锻炼了口语能力,又了解了国际贸易的门道。不少学生打趣说,这比在教室里死记硬背课本强多了。
从茶桌到人生课
不过别看只是喝茶聊天,里头的学问可不小。李明回忆起第一次接待俄罗斯木材商人的经历:“那天手心里全是汗,差点把茶汤洒在客人身上。后来慢慢发现,其实对方也很紧张,毕竟在异国他乡谈生意。”渐渐地,他学会了在斟茶时观察客人的表情,在恰当的时机插话调解气氛。
现在越来越多的茶室开始专门招聘大学生,甚至出现了“主题茶座”——每周固定时间由不同专业的学生坐镇。学国际贸易的讲解报关流程,学法律的解答合同问题,学艺术的还能顺便展示中国茶道。这种学生课余品茗兼职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勤工俭学,变成了实践教学的延伸。
晚上九点,李明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开始收拾茶具。窗外绥芬河的夜景很美,对岸俄罗斯城市的灯光若隐若现。他说等毕业了想开间自己的茶室,专门帮学弟学妹们搭建这样的实践平台。茶香依旧在室内萦绕,就像这些年轻人的梦想,在杯盏之间缓缓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