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诸暨学生800元3小时通话

发布时间:2025-11-05 20:56:07 来源:原创内容

那个让家长坐不住的通话

最近在诸暨的家长群里,有个事儿悄悄传开了。说的是一个初中生,花了整整800块钱,就为了打一通叁小时的电话。乍一听这事儿,谁不得愣一下?八百块,叁小时,这电话里头到底说了啥金子般的话?

我后来辗转打听到,打电话的孩子叫小磊,正读初二。那八百块钱,是他攒了半年的零花钱加上春节红包凑起来的。至于电话那头,不是什么网红主播,也不是游戏代练,就是另一个学校同龄的学生。俩人是在一次全市的科创比赛上认识的,那次比赛后就成了好朋友。

其实小磊平时挺内向的,在学校话不多,放学就回家。他爸妈都是做小生意的,早出晚归,能陪他的时间实在有限。回到家,百来平米的房子里就他一个人,写完作业对着墙壁发呆,那种安静能把人逼疯。

那天晚上不知怎么,小磊特别想找人说话。他拨通了那个同学的电话,这一聊就收不住了。从刚看的科幻电影聊到数学题的第叁种解法,从学校食堂的鸡腿聊到二十年后的梦想。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叁个小时里,我才感觉自己是活着的,有人懂我在想什么”。

说起来,诸暨初中生800元3小时电话这事能传开,还是因为小磊妈妈发现钱不见了。一开始以为是孩子学坏了,偷偷拿钱去买游戏装备。知道真相后,她坐在沙发上半天没说话——既心疼那八百块钱,更心疼孩子要花八百块才能找到人说心里话。

这事让我想起自己上初中那会儿。那时候没手机,家里固定电话打长途死贵,我们就写信。攒够十封信,跑到邮局一次性寄出去,等回信的日子既漫长又充满期待。现在条件好了,沟通方便了,可像小磊这样愿意花“巨资”只为找人好好聊天的孩子,反而越来越多了。

小磊的事在学校传开后,有意思的是,不少同学居然表示理解。有个女生说:“如果能找到真正懂我的人,我也愿意。”另一个男孩补充:“比买皮肤值,皮肤会过时,但这种聊天能记很久。”

班主任李老师知道后,没急着批评小磊。她在班里搞了个“心灵树洞”活动,每周五放学后,愿意留下的同学可以一起聊天,主题自定。第一次活动,来了将近半个班的同学,大家从最喜欢的老师聊到和爸妈的矛盾,气氛比想象的还要热烈。

小磊的妈妈现在每周会特意空出两个晚上,放下手机,就陪儿子说说话。她说以前总觉得给孩子挣钱最重要,现在明白了,有些东西钱买不来。那八百块虽然花得让她肉疼,但换个角度想,这通电话敲醒了不少人。

回过头来看诸暨学生800元3小时通话这件事,表面看是孩子不懂事乱花钱,往深了想,这八百块钱更像一面镜子。我们总说现在孩子物质丰富了,但是不是忽略了,他们可能比我们那代人更孤独?那些憋在心里的话,那些成长的困惑,总得要有个出口。

如今在小磊的学校,悄悄兴起了一种“高质量聊天”的风气。几个好朋友约好,周末找个时间,不带作业不刷视频,就纯聊天。有人说这是受了那通电话的影响,谁知道呢?也许每个孩子心里,都渴望那种被认真倾听的感觉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