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乐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博乐微信附近人约400元
最近跟朋友聊天,突然提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他说现在打开微信附近的人,动不动就能刷到那种“博乐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的留言。说实话,头回看到这种明码标价的信息,我还真愣了半天。
这事说起来挺矛盾的。明明知道这种交易不靠谱,可偏偏有人前赴后继地去尝试。上周在楼下便利店买烟,正好听见两个外卖小哥在闲聊。个子高点的那个说,他有个老乡上个月就栽在这上头,钱转过去立马被拉黑,连人影都没见着。
藏在屏幕后的陷阱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博乐微信附近人约400元”的套路再简单不过。对方往往用漂亮头像做诱饵,聊天时特别主动,可一旦谈到具体信息就遮遮掩掩。等你把钱打过去,对方要么玩消失,要么用各种理由继续要钱。
我认识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他说每年接到这类报案不下百起。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有些受害者明知可能是骗局,却还是抱着侥幸心理试试看。“万一是真的呢?”这种念头害了不少人。
现在这种骗术还在不断升级。有时候对方会发来定位,让你觉得迟补就在附近;有时候还会发语音,让你放松警惕。但归根结底,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心甘情愿地掏出口袋里的400块钱。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去年隔壁小区发生的事。有个年轻人被骗后不甘心,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对方,结果发现所谓的“美女”居然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叔,正在城中村的出租屋里同时跟十几个人聊天。
这种事情真要摊到自己身上,那可真叫一个憋屈。不仅钱追不回来,还不好意思跟别人说,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其实换个角度想,要是真有什么“好事”,对方何必这么偷偷摸摸?正常人交朋友,哪有一上来就谈价钱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偏偏有人就是会被冲动冲昏头脑。
现在微信环境越来越复杂,除了这种明码标价的,还有各种变着花样的套路。有时候是假装误加好友,有时候是装成寂寞少妇,但最后都会落到钱上。
要说防范也简单,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就行。那些看起来太美好的事情,背后往往藏着陷阱。真要想认识新朋友,不如参加些线下活动,至少能见到真人,比在虚拟世界里猜来猜去强多了。
这个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明明知道是坑,还是有人往里跳。也许每个人心里都藏着那么点侥幸,觉得倒霉的不会是自己。可事实是,骗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才能屡屡得手。
下次再看到“博乐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这种信息,您会怎么做呢?是顺手举报,还是一笑而过?无论如何,保护好自己和钱包总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