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品茶加惫工作室,南阳品茶预约微信工作室
最近这天气,真是泡壶热茶的好时候。街上新开的茶馆一家接一家,倒让我想起个有意思的事儿——前几天翻朋友圈,愣是被“南阳品茶加惫工作室”这行字勾住了眼神。说实在的,第一反应是:现在喝茶都这么时髦了?
正好有个老同学从南阳回来,饭桌上就聊起这事儿。他抿了口啤酒笑道:“你还别不信,现在想找点儿好茶,真得找懂行的带路。”他说在南阳那几天,跟着当地朋友去了家工作室,人家不挂招牌,就靠微信预约。“推开木门别有洞天,茶台是老船木改的,架子上摆的全是南阳本地的桐柏毛尖。”
茶香里的门道
他描述得绘声绘色:“主理人是位四十来岁的大姐,指甲修剪得干干净净,温壶烫杯的动作行云流水。最绝的是她泡茶时那句话——‘这水是桐柏山凌晨接的泉水,现在水温刚好87度’。”原来喝茶还有这么多讲究,我以前都是抓把茶叶扔杯子里,开水一冲了事。
这种工作室一般不接待生客,得靠熟人引荐。朋友掏出手机给我看:“喏,就是这家南阳品茶预约微信工作室,他们朋友圈每天更新到货的茶叶,还能视频选茶。”我凑近一瞧,视频里茶叶在竹匾里缓缓翻滚,能清楚看见白毫密布。
突然想起我爷爷那个搪瓷茶缸,总是泡着浓得发苦的茶汤。现在年轻人喝茶,倒像是在品读一座城市的故事。南阳这地方,藏在伏牛山与汉水之间,产的好茶往往被更大名气的茶叶产区掩盖了光芒。
茶桌上的风景
朋友继续说,在那间工作室还遇见个有意思的茶客。那人每周必来,就为喝同一款秋茶。“你猜怎么着?他说这味道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家的茶园。”确实啊,有时候我们找的或许不只是一杯茶,而是某种熟悉的感觉。
我琢磨着,这种预约制的工作室能火起来,大概是因为大家开始追求更地道的体验。就像去成都总要找个巷子里的老茶馆,在南阳找当地懂茶的人带路,才能避开那些专坑游客的店铺。
说来也巧,上周表妹突然问我知不知道南阳哪里能买到正宗桐柏红。她领导爱喝茶,想送份特别的礼物。我把听来的那个南阳品茶预约微信工作室推给她,没想到两天后她兴冲冲告诉我,对方根据她领导的口味推荐了叁款茶,还准备了试饮小样。
现在这时代,好东西往往藏在街巷深处。就像我楼下那家烧饼铺,从来不做广告,但每天下午叁点准时排长队。或许真正懂茶的人,也更愿意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找到那些不张扬却实在的好茶。
茶凉了再续上,朋友忽然感慨:“你说奇怪不,在那边喝茶的两个小时,手机一直没响。”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专注喝茶的时候,整个人都静下来了。滚水冲进盖碗激起的茶香,确实比手机推送更能抓住人的注意力。
临走时朋友塞给我个小铁盒,说是从南阳带回来的茶样。今晚或许该烧壶水,好好泡一杯。毕竟生活嘛,有时候也需要像品茶那样,慢下来细细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