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志大学城800元叁小时服务,附近优惠叁小时特惠体验
最近在尚志大学城附近的朋友圈里,总能刷到对于“叁小时服务”的讨论。那天我刚出地铁站,就看见几个学生凑在宣传栏前面指指点点,凑近一看,赫然写着“尚志大学城800元叁小时服务”的广告牌。说真的,第一反应是有点懵——现在学生们的消费项目都这么具体了吗?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按照地址找到了这家开在大学城后街的工作室。推门进去倒挺让人意外,不是想象中那种喧闹的场所,反而像个小型的共享空间。前台姑娘笑着递来价目表,我才搞明白,原来这八百块能选叁种不同的体验项目。隔壁桌几个男生正凑在一起做手工皮具,对面角落里有姑娘在学咖啡拉花,靠窗的位置甚至有人在老师指导下拍短视频。这种模式挺新鲜的,像是把兴趣班和休闲娱乐打了个包。
这叁小时到底能做什么
负责人小王给我算了笔账:要是单独去学陶艺,市面价得叁百起步;报个摄影小课更贵;再加上餐饮消费,随便凑凑就不止八百了。现在他们把场地、材料、指导都打包进这叁个小时里,确实比单项报班划算。我注意到墙上贴着时间表,从早上十点到晚上九点,每个时段都排着不同主题的尚志大学城800元叁小时服务项目。
正好碰见熟人大刘带着女朋友来做银饰,他边打磨戒指边跟我说:“比干逛街强多了,至少能带个成品回去。”他女朋友举着刚做好的树叶造型银饰给我看,笑得特别甜。这倒让我想起现在年轻人约会的变化,从单纯的吃喝逛街,慢慢转向这种能共同创造回忆的体验式消费。
在休息区等朋友的时候,听见两个女生在算账。穿卫衣的那个说:“均下来每小时两百多,但能同时学插花、做甜品还能拍套写真,比单独报班省心。”她的同伴补充道:“关键是时间灵活啊,不像报个长期班总要赶着上课。”这话确实在理,现在大家的时间都被切割得很碎片,叁个小时刚好够深入体验又不觉得负担太重。
不过我也发现了个现象:来这儿的人很少会准时离开。往往叁小时服务结束后,很多人还留在座位上完善作品,或者和新认识的朋友交换联系方式。负责指导的咖啡师小李跟我说,这里慢慢变成了小型社交场所,有些常客甚至自发组建了学习小组。
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又路过那家工作室。暖黄的灯光从落地窗洒出来,能看见里面依然坐满了人。或许这种新兴的尚志大学城附近优惠叁小时特惠体验正好切中了现代人的某种需求——在有限的时间里,同时满足学习、社交和休闲的渴望。毕竟现在能让人放下手机、面对面交流的场所,真的越来越珍贵了。
回家路上经过尚志大学城地铁站,那张广告牌前还围着几个学生在讨论。听见有个扎马尾的姑娘说:“下周我们寝室日就来这儿吧,比唱碍有意思多了。”我不自觉地笑了笑,想起工作室里那些专注的面孔,忽然理解这种服务模式为什么能火起来。它不像传统消费那样明码标价地买卖商品,而是给忙碌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让人在创造的过程中找到久违的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