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学生50元通话叁小时

发布时间:2025-11-03 08:16:56 来源:原创内容

前两天我在菜市场买菜,突然听见两个阿姨在聊天。一个说:“你听说了吗?现在有初中生搞什么50块钱能打3小时电话的服务,就在娄底那边。”另一个瞪大了眼睛:“真的假的?现在的小孩点子可真多啊。”

这话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回到家,我特意去查了查,发现还真有这么回事。娄底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这个话题,在本地的一些家长群里传得挺热闹。

这个点子是怎么冒出来的

说起来挺有意思,这个“学生50元通话叁小时”的服务,最开始是因为一个初中生的作文。他在作文里写道,现在的大人总说工作忙,没时间陪孩子说话,可孩子们也有很多话想找人说啊。要是有人能专心听他们讲叁小时心里话,花50块钱都值。

这话被班主任看到了,在班上念了出来。结果你猜怎么着?班上有几个同学私下商量,要不咱们真来做这个?反正周末闲着也是闲着。于是,几个初二的学生凑在一起,真的搞起了这个“娄底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的小活动。

他们定了个规矩:每次通话不超过叁个同学一起接,而且只接同龄人的电话。聊什么呢?作业难题、和爸妈闹别扭、学校里遇到的烦心事,什么都能聊。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不是心理医生,就是能认真听你说话的同龄人。”

让我意外的是,这个看似小孩子过家家的服务,居然真的有人打电话来。有个初一的女生说,她打了这个电话,和那两个初二的学长学姐聊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他们真的在听我说话,不像我爸妈,永远在刷手机。”她说这话时,语气里带着点小得意。

不过这事儿也不是一帆风顺。有个男生告诉我,他接过一个电话,对方说了十分钟就开始哭,把他吓坏了。“我赶紧把电话递给旁边比较会安慰人的女同学。”他挠着头说,“那时候才发现,听别人说话也是个技术活。”

现在想想,为什么这些孩子宁愿花50块钱找陌生人聊天?是不是我们大人给他们的倾听太少了?我记得有个打电话的孩子说:“爸妈总说他们在听,可他们的眼睛永远盯着手机屏幕。”这话听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当然,也有人质疑:这么小的孩子搞这个,能行吗?会不会耽误学习?面对这些问题,那几个初中生倒挺淡定:“我们只在周末做,而且每次就两叁个小时。再说了,这又不是为了赚钱。”他们告诉我,收来的钱都放在一个盒子里,说是等攒够了,要去买些书捐给山区的小学。

说起来,这个学生50元通话叁小时的服务,倒让我想起我们小时候。那时候哪有手机啊,晚上吃完饭,左邻右舍的孩子聚在大院里,有什么心事就直接说出来了。现在的孩子,住进了楼房,反而少了这种随时能说话的伙伴。

有个细节特别打动我:他们接电话时,会先把免提打开,让旁边的同学也能听见。“这样万一有人说想不开的事,我们好几个人一起想办法。”说这话的孩子才十叁岁,想得倒是挺周到。

不知不觉,这个小小的“娄底初中生50元3小时电话”已经运行了两个多月。虽然接到的电话不算多,有时候一周也就两叁个,但他们还是每个周末准时“上岗”。问他们图什么,一个戴眼镜的男生想了想说:“就是觉得,能帮到别人的感觉挺好的。”

我在想啊,也许我们该重新看看身边的这些孩子们了。他们比我们想象的要懂事,也比我们想象的需要被倾听。这个小小的电话服务,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