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茶韵体验
桂林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新鲜?教室里不只有书本和粉笔,还飘着淡淡的茶香。我第一次听说时也纳闷,这茶怎么喝到课堂上去了?
走进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茶艺课堂,那股子清香扑面而来。桌上一溜排开茶具,玻璃杯里碧螺春舒展开嫩芽,像跳舞的小姑娘。学生们人手一套茶具,有模有样地温杯、投茶、冲泡。有个男生小心翼翼地把热水注入盖碗,水柱画出一道漂亮的弧线。他跟我说:“刚开始总怕烫着手,现在觉得泡茶跟做实验似的,水温、时间都得掐准。”
茶香里的学问
你可能会问,在大学里开茶课是不是太闲了?其实这里头门道不少。教茶艺的李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同学们看,这泡龙井要用85度的水,太高会把茶叶烫坏。”她轻轻晃动着公道杯,“茶可不止是饮料,它连着历史、连着文化。”坐在前排的女生小陈悄悄告诉我,她以前只知道奶茶好喝,上了这门课才发现,原来茶叶有这么多讲究。
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门课居然要记笔记还要考试。不过考试内容挺特别——不是背书,而是实际泡茶。学生们得准确说出茶叶品种,还要泡出恰到好处的茶汤。有个女生考试前紧张得直搓手:“比高数考试还紧张,泡坏了老师一尝就知道。”
说到桂林学生品茶喝茶上课这事儿,还真不只是泡个茶那么简单。茶具摆放要整齐,动作要轻柔,连倒茶时的手势都有讲究。这些细节里,藏着对待生活的态度。那个最初笨手笨脚的男生,现在泡茶时整个人都沉静下来,他说泡茶让他学会了耐心。
茶香飘出教室外
这门课的影响,慢慢渗透到学生的日常里。下午的图书馆,偶尔能看到带着小茶壶来看书的学生。寝室里也不再只有可乐和薯片,多了几罐自家产的茶叶。学生们还自发组织茶会,交流各自家乡的茶文化。广西本地的六堡茶、云南的普洱、福建的铁观音,都在这些年轻人的杯里相遇。
更妙的是,这门课把学生们和桂林这座城市的距离拉近了。周末时,他们会去茶叶市场认茶,到茶山上看采茶。有个学生笑着说:“现在去茶馆打工都有底气了。”确实,这门特别的课让学生们多了项技能,也多了份从容。
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庞在茶香中渐渐沉静,你会发现,学子课堂茶韵体验不只是在学泡茶。那氤氲的热气里,有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发现,也有对慢生活的切身体会。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的时代,能安静地泡一壶茶,何尝不是一种难得的修行?
茶香还在教室里飘着,同学们继续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茶具。或许毕业后,他们会把这份茶香带到四面八方,在忙碌的生活中,依然记得某个午后,在桂林的课堂上,慢慢泡开的那盏清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