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高邮站小巷的地方在哪

发布时间:2025-11-03 07:10:45 来源:原创内容

初来高邮的疑问

刚来高邮那会儿,我在老城区转悠,看着纵横交错的小巷子,心里直犯嘀咕。这些青石板路七拐八绕的,有的窄得只容得下两个人并肩走过。说实话,我当时真有点懵,站在巷口愣了半天神。这高邮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啊?我琢磨着,总不能每条巷子都钻进去看看吧。

后来在奎楼附近歇脚,碰见个摇着蒲扇的老大爷。我凑过去递了根烟,随口就把心里的困惑倒了出来:“大爷,跟您打听个事儿,咱们这高邮站小巷的地方在哪呢?我转了半天,感觉每条巷子都长得差不多。”老爷子眯眼笑了笑,烟夹在指间却没点,用蒲扇柄指着前面说:“年轻人,你这话问得就不对。咱们这的巷子啊,不是用来‘站’的,是让你慢慢走的。”

巷子里的烟火气

按着大爷指的路往西走,不知不觉就拐进了竺家巷。这巷子别看窄,里头可热闹着。午后阳光从屋檐缝隙漏下来,在青石板上洒了一地碎金。巷子两边的人家大多敞着门,能看见院里晾着的衣裳随风轻摆。有个大妈正坐在门槛上择菜,嘴里还哼着扬剧小调。再往前几步,几个老头围坐在石凳上下象棋,旁边还蹲着只看热闹的狸花猫。

走着走着,我突然就明白老大爷那句话的意思了。这高邮的小巷啊,真不是站在原地能看明白的。你得往里走,慢慢感受那份藏在寻常日子里的韵味。就比方说前面那家烧饼铺子,炉子刚端出来,芝麻香混着面香直往鼻子里钻,这不就是最地道的市井味道吗?

转角处遇到个送快递的小哥,电动叁轮车在巷口停得稳稳当当。他抱着纸箱轻车熟路地钻进一扇木门,连门牌号都不用多看。我心想,这大概就是老住户才有的本事吧。住在这些巷子里的人,怕是闭着眼睛都能摸回家门。

藏在巷尾的老手艺

快走到巷子尽头时,隐约听见“哒哒哒”的声响。循着声音找过去,是间不大的裁缝铺。老师傅戴着老花镜,正踩着缝纫机给客人改裤子。铺子墙上挂满了各式布料,角落里还堆着几件待取的成衣。我站在门口看了会儿,老师傅抬头朝我点点头,手上的活儿却没停。

“师傅,您这铺子开不少年了吧?”我好奇地问。他推了推眼镜笑道:“比你的年纪都大哟!我父亲那辈就在这儿做衣裳了。”说着指了指对面,“以前那头是家剃头铺子,老师傅年前搬去跟儿子住了。”言语间透着些惋惜。这些藏在巷子深处的老行当,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默默维系着最原始的生活脉络。

天色渐晚,巷子里飘起了饭菜香。不知哪家在烧红烧肉,酱香味老远就能闻到。几个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从我身边跑过,书包上的挂坠叮当作响。他们在一处院门前停下,踮起脚按响了门铃。这一幕让我忽然想起儿时住过的老街,虽然城市不同,但这份亲切感却是相通的。

走出巷口时华灯初上,回头望去,那些蜿蜒的巷子在暮色中显得愈发深邃。这一天走下来,我总算弄明白了高邮哪里有站小巷的地方。其实啊,这些巷子不需要特意去找,它们就像城市的掌纹,静静地躺在闹市深处,等着有心人去慢慢丈量、细细品味。下次要是再有朋友问起高邮站小巷的地方在哪,我准会告诉他:别着急,先从南门外大街随便找个巷口进去,剩下的,就让脚步带着你慢慢发现吧。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