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辽阳男人常去的街巷
辽阳这座老工业城市里,总有些巷子像被时光遗忘的角落。你要问辽阳男人为啥总爱往小巷子里钻,他们多半会叼着烟嘿嘿一笑:“这儿得劲儿。”
南门外的青砖巷就挺典型。下午四点多,老陈蹬着二八大杠拐进巷口,车铃铛晃出一串脆响。巷尾修车摊的王师傅抬头瞅见,隔老远就喊:“今儿这么早?炉子上水快开了。”
巷子里的江湖
这些巷子看着不起眼,里头藏着不少老招牌。老张的剃头铺开了二十多年,墙上还贴着泛黄的刘德华海报。来的都是熟客,往皮椅上一坐,不用交代要推多短。剃完头刮个脸,热毛巾往脸上一敷,那舒坦劲儿,够回味大半天的。
再往里走,老李家的羊汤馆冒着白汽。下午五点半准时飘出香味,几个穿工装的大哥围着矮桌坐下:“老板,照旧!”他们管这叫“续命汤”,干完活浑身乏累,来这儿喝碗滚烫的羊汤,汗一出,啥烦心事都跟着蒸发了。
你说这些辽阳男人常去的街巷有啥特别的?其实就图个自在。在这不用端着想当什么人物,可以穿着跨栏背心趿拉板儿,蹲马扎上啃鸡架子。电线杆下常有棋局,楚河汉界杀得昏天暗地,观战的比下棋的还急:“跳马啊!你这臭棋篓子!”
老巷新颜
这两年巷口新开了家精酿酒吧,年轻人也爱往里钻。但有意思的是,那些穿着时髦的小伙子进了巷子,走路节奏都不自觉放慢了。可能这就是巷子的魔力,任外面车水马龙,里头自有一套时钟。
老刘在巷子里住了四十年,他说从前这条巷子能通到太子河边,现在虽然截断了一截,但老邻居们还保持着在巷口纳凉的习惯。夏天的傍晚,摇着蒲扇说说家长里短,谁家孩子考学,谁家老人住院,信息在这条巷子里流通得比微信群还快。
要说辽阳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到底有什么魅力,大概就是那种被生活打磨出的温润光泽。新开的商场固然光鲜亮丽,但少了点人情味。而在这些老巷里,修了叁十年的赵师傅不光会补胎,还能听你吐槽老板;开小卖部的周阿姨记着每家的口味,你往那一站,她就知道该递五块的烟还是十块的。
夜幕降临,巷子里的灯火次第亮起。那些刚加完班的中年男人,宁愿多绕两条街也要来巷口买份炒饼。站在巷子里抽根烟的工夫,看看熟悉的门窗,和街坊打个招呼,这一天的疲累好像就能卸下大半。明天太阳升起,他们又会变成单位的顶梁柱,家里的主心骨,但在这巷子里,他们永远可以做最放松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