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学生品茶上课,学生课堂体验茶文化

发布时间:2025-11-05 15:48:06 来源:原创内容

茶香飘进教室

这事儿要是放在二十年前,估计没人敢想。学生们不在操场跑跳,反而安安静静围坐在一起,手里捧着青瓷茶杯,教室里飘着淡淡的茶香。没错,在山东诸城,学生们真的把“品茶”搬进了课堂。这可不是什么课外兴趣班,而是正儿八经的学校课程。

你可能要问了,孩子们学泡茶有什么用?能提高数学成绩还是能多背几个英语单词?刚开始,不少家长心里也直打鼓。但看着孩子端坐在茶席前,小心翼翼温壶、置茶、冲泡,那股专注劲儿,跟平时写作业时抓耳挠腮的样子判若两人。有个初二男生悄悄说,他第一次发现自己能安静地坐上一节课,“好像时间都变慢了”。

茶艺老师姓王,是学校特意从当地茶社请来的。她不说那些玄之又玄的茶道理论,就手把手教孩子们怎么识别茶叶,怎么感受水温。最有趣的是闻香环节,孩子们闭着眼睛,小鼻子凑近杯口,有的说像青草,有的说像花香,还有个孩子认真地说:“像下雨后泥土的味道。”这些充满童真的描述,让原本抽象的茶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要说这课堂最特别的,是它不考试、不打分。孩子们不用死记硬背陆羽的《茶经》,也不用纠结茶具摆放的角度是不是分毫不差。重要的是亲身体验——烫壶时感受到的温度,注水时听到的水声,品茶时留在舌尖的滋味。这种学习方式,反倒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产生了真正的兴趣。

有个小姑娘的话特别打动我。她说以前总觉得传统文化是老古董,直到在茶艺课上,她发现原来古人也像我们现在一样,会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我突然觉得,我和古人之间,好像就隔着一杯茶的距离。”这话说得真好啊,文化传承不就是这样吗?不是把老物件供在博物馆里,而是让它活在当下,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当然,这样的课堂也给老师们带来惊喜。语文老师发现,学过茶艺的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时,对“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样的句子有了更深的体会;美术老师则注意到,孩子们画国画时,对意境的把握更到位了。看似不务正业的品茶课,反而打通了不同学科之间的壁垒。

现在在诸城,学生课堂体验茶文化已经成了学校的特色课程。每到茶艺课,教室里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孩子们说,这是他们一周中最期待的时光。捧着那杯自己亲手泡的茶,慢慢品、细细想,不仅学会了泡茶的技巧,更学会了静下心来,感受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好。

看着孩子们认真品茶的模样,你会明白,教育从来不止在课本里。有时候,一杯清茶,一个安静的午后,一次用心的体验,可能比任何说教都来得深刻。这些在茶香中慢慢沉淀的时光,或许正是孩子们成长中最需要的养分。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