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市同城约初中生100元,津市本地学生约会100元
最近在本地论坛闲逛,总能看到类似“津市同城约初中生100元”这样的帖子。说实话,第一次见到这标题,心里咯噔一下。这说的啥意思?是家教,还是别的什么?心里直犯嘀咕。
这事儿琢磨起来挺有意思。你说现在的中学生,零花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我邻居家那孩子,上周还问他妈要钱买新出的球鞋,一百块刚好够他吃几顿快餐。所以看到“津市本地学生约会100元”这种说法,我更倾向于觉得,这可能是一种不太成熟的赚零花钱的方式。
一百块能做什么
在津市这地方,一百块钱说多真不多。去好点的餐厅吃顿饭都不够,但要是初中生之间,可能就觉得是笔“巨款”了。能买两叁杯奶茶,或者看两场电影。我侄女上初叁,她说班里同学偶尔会互相帮忙——帮做值日啊,代买零食啊,有时候也会给个十块二十块的“辛苦费”。但这种“津市同城约初中生100元”的明码标价,感觉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说到这儿,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地铁站看到几个学生模样的孩子在发传单。大热天的,挺不容易。问了一下,一天八十。这么一比,要是真有什么正经活儿,倒不如去发传单,至少光明正大。
当然,我也往好处想过。会不会是我想岔了?也许就是找个学伴一起写作业?或者组队打游戏?但为啥非要强调“100元”呢?这事儿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对劲。
我家楼下就是津市一中,每天下午放学,都能看到穿着校服的学生们叁五成群地出来。他们讨论着最近看的动漫,抱怨着作业太多,偶尔也会聊到谁又买了新手机。看着他们,我就想,这些“津市本地学生约会100元”的帖子,他们的父母知道吗?
现在的网络太复杂了。我表弟去年刚上初中,我姑姑就严格控制他上网时间,还装了监护软件。说实话,以前觉得她太紧张,现在看到这些帖子,反而理解她了。
话说回来,这种“津市同城约初中生100元”的现象,背后是不是也反映了别的问题?比如说,孩子们是不是太缺零花钱了?或者他们对钱的观念出了偏差?我记得我们小时候,五块钱都能高兴好几天。现在的一百块,在孩子们眼里好像已经不算什么了。
前几天在便利店,碰到两个男生在买饮料。其中一个说:“要不我们也去发那种帖子试试?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另一个直摇头:“别了吧,万一遇到坏人怎么办?”听得我心头一紧。
其实吧,我觉得无论是想赚钱的学生,还是发这种帖子的人,都得好好想想。学生们可能还没意识到其中的风险,而发帖子的人...说真的,正经人谁会去找初中生“约会”呢?
作为在津市住了十几年的人,看到这种“津市本地学生约会100元”的内容在本地论坛飘来飘去,心里真不是滋味。咱们这座城市不大,街里街坊的都认识,这种事儿还是越少越好。
也许该有人提醒提醒那些孩子们:赚钱的路子很多,但这种模棱两可的“约会”,真的碰不得。毕竟,安全最重要,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