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学生联系便捷情况
桂林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
前几天和外地朋友聊天,他问我:“听说你在桂林工作,那边大学城的学生好联系吗?我公司想找些年轻人做用户调研。”这个问题让我愣了一下。说真的,每天路过大学城,看到熙熙攘攘的学生,还真没仔细琢磨过这事儿。
先说地理位置吧。桂林大学城主要分布在雁山区,师大、理工大、旅游学院几所高校基本都挨着。从市区坐5路公交过去,不堵车的话四十分钟左右。距离确实不算近,但胜在集中。你不用像无头苍蝇似的在不同校区之间来回跑,找个咖啡馆坐一下午,能碰到好几个学校的学生。
我认识本地的李老板,他在大学城开了叁年奶茶店。他说刚开始也担心学生太高冷,后来发现完全想多了。“这些孩子课余时间挺愿意聊天的,关键是你的话题要让他们感兴趣。”他店里的留言墙上贴满了学生留下的联系方式,有的还主动加他微信,推荐学弟学妹来兼职。
不过话说回来,直接上前搭讪确实有点唐突。现在年轻人防备心强,你要是冒冒失失问“同学能加个微信吗”,大概率会被当成推销的。我观察过,那些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要么是社团指导老师,要么是长期合作的商家,都是慢慢建立起信任的。
说到联系渠道,现在可真不少。各大学的贴吧、微信群、表白墙,都是挺活跃的平台。上次我想找几个学生做访谈,在桂林理工大学贴吧发了帖子,两小时收到十几条回复。当然,线上联系要注意方式,开口就谈正事容易冷场,先聊聊校园生活、专业课程会自然很多。
小陈是师大叁年级学生,她告诉我:“其实我们挺乐意接触社会的,但希望是平等交流。有些人上来就摆出甲方姿态,我们就不太想接话。”她参加过几次公司举办的校园活动,觉得那种轻松的氛围下,大家反而能聊得更深入。
时间选择也有讲究。周末和晚上显然比上课时间合适,期末考试周就别去打扰了。食堂、图书馆休息区、运动场周边,这些地方学生状态比较放松,偶尔聊几句也不会显得刻意。要是赶上校园美食节或社团招新,那更是天然的好机会。
对了,不同专业的学生习惯也不太一样。艺术生可能更活跃外向,理工科同学起初会拘谨些,但熟悉后都很健谈。关键是要找到共同话题,比如对方是计算机系的,聊聊最近的人工智能;遇到文旅专业的,谈谈桂林的景点开发,话匣子很容易打开。
说到学生联系便捷情况,我觉得现在的条件比前几年好多了。移动互联网让沟通变得简单,大学城配套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商业街、创业基地、实习对接平台,这些都在拉近学生和外界的距离。只要方法得当,态度真诚,和这些年轻人建立联系并不是难事。
当然啦,任何事情都需要个过程。想一次就找到合适的人选可能不太现实,但多参与几次校园活动,慢慢积累人脉,你会发现桂林大学城其实是个很开放的小社会。这里的学生既有年轻人的朝气,又带着桂林人特有的温和,相处起来挺舒服的。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桂林大学城学生好联系吗?我的感受是,这里的学生联系便捷情况比想象中要好。就像交朋友一样,你带着诚意去接触,他们大多会给你热情的回应。或许下次你可以亲自来转转,在某个阳光正好的下午,坐在大学城的奶茶店里,和路过的大学生随便聊聊天,那种感觉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