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白山推拿服务的女学员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小雅搓了搓沾满精油的手,对躺在理疗床上的阿姨轻声说:“这个力道可以吗?要是太重您随时告诉我。”这是她在白山推拿馆兼职的第叁个月,也是研究生生涯中最特别的课堂。
记得第一次推开那扇木门时,满屋子飘着薰衣草和薄荷的香气。导师曾说过“医者要懂人间疾苦”,但小雅从没想过,临床医学专业的知识会通过指尖传递给陌生人。有位常来做肩颈理疗的出租车司机打趣道:“你们这些高材生的手,不是该拿手术刀的吗?”她只是笑着挤了点乳液:“您看,用手缓解疼痛和用刀解除病痛,本质都是疗愈呀。”
指尖上的另一门学问
说来有趣,小雅发现推拿馆的客人聊天时格外坦诚。可能是精油的香氛让人放松,也可能在温柔的按压中放下了戒备。五十岁的会计阿姨会絮叨儿子考研的焦虑,刚入职的年轻人抱怨加班后的头晕目眩。这些零碎的故事慢慢拼凑成书本外的社会图景——原来每个人身上都藏着看不见的负重。
最让她触动的是上个月遇见的程序员顾客。对方后颈僵得像块石头,却还在不停回工作消息。“您这样调理效果会打折扣的,”小雅忍不住提醒,“肌肉记忆需要时间重塑。”那句话仿佛也是说给自己听的。那天回宿舍后,她破天荒没熬夜写论文,而是认真敷了片眼膜。原来在劝慰别人时,自己也会被悄悄点醒。
现在她逐渐懂得,白山精油推拿的女大学生这个身份就像座小桥。桥这头是象牙塔里的理论知识,桥那头是带着体温的人间烟火。每次将中医经络图与解剖学知识对应时,都能感受到知识在掌心活过来的瞬间。
昨天下班前,隔壁理发店的老板娘特意送来两盒草莓:“小姑娘,按完我这手腕能举梳子啦。”夜色里,小雅拎着草莓走过落叶飘飞的小路,忽然觉得这份兼职给予的,远比工资单上的数字珍贵得多。那些被缓解的疼痛、被舒展的眉头,都变成细碎的光斑,照亮了白大褂之外的另一种温暖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