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大学城包夜,金坛大学城夜生活
金坛大学城包夜这事儿吧,说新鲜也不新鲜。每到周五晚上,你站在校门口的天桥上往下看,整条街都活了过来。路灯把梧桐树的影子打在地上,影影绰绰的,空气里飘着烧烤摊的烟火气,还有奶茶店的甜味儿。
我室友小林就是个夜猫子,上周非拉着我去体验生活。我们沿着学林路慢慢逛,路上碰见好几个同班的,大家互相点点头,心照不宣地笑。这条路白天是上课的必经之路,晚上倒成了另一番天地。路边摆起了各种小摊,卖首饰的、贴手机膜的、画肖像的,最热闹的还是那些小吃摊。
深夜食堂的那碗面
再往前走,有家叫“深夜食堂”的面馆,其实是居民楼的车库改的。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我们要了两碗雪菜肉丝面,他一边下面一边唠:“你们这些大学生啊,夜里不睡觉,跟我年轻时候一个样。”面端上来,热气腾腾的,雪菜切得细细的,肉丝嫩滑,汤头清淡却够味。旁边桌的几个女生在讨论社团活动,另一桌的男生在打游戏,嘴里喊着“推塔推塔”。
这家店开了快十年了,大叔说见过太多学生,从大一吃到毕业,有的后来还带着对象回来吃。面馆的墙上贴满了便签纸,写满了各种心愿和悄悄话。有个贴得最高的粉色便签写着“希望考研上岸”,旁边有人用绿笔回复“加油,你可以的”。这种陌生人之间的温暖,大概只有在这样的深夜才能感受到。
金坛大学城的夜生活确实丰富,但也不全是吃吃喝喝。往前走两个路口,有家24小时书店,里面灯火通明。推门进去,能看见不少学生在里面看书、写论文。收银台旁边放着咖啡机,空气里混着书香和咖啡香。靠窗的位置坐了个男生,面前堆着厚厚的法律书,偶尔抬头揉揉太阳穴。窗外是热闹的街道,窗内是安静的学习氛围,就这么一窗之隔,像是两个世界。
我和小林在书店待了会儿,出门时已经快十二点了。路边有群男生在弹吉他,唱的居然是老狼的《同桌的你》。周围渐渐聚了些人,有人跟着轻轻哼唱。路灯把大家的影子拉得很长,歌声在夜风里飘着,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这时候你才真正体会到,大学时光啊,原来不只是教室和图书馆,还有这些深夜里突然冒出来的美好瞬间。
往回走的时候,烧烤摊还冒着烟,老板正在给一桌学生加菜。卖花的小推车还在,有个男生在挑玫瑰,大概是准备给女朋友的惊喜。便利店亮着灯,店员在整理货架,偶尔有学生进去买关东煮。这些看似平常的夜晚,其实藏着大学生活最真实的样子——有奋斗,有放松,有友情,也许还有刚刚萌芽的爱情。
快到宿舍楼下,小林突然说:“其实吧,偶尔出来这么逛逛挺好。”我点点头,没说话。宿管阿姨给我们留了门,楼道里静悄悄的。躺在床上时我想,多年以后,对于大学的记忆里,除了上课和考试,一定还会有这些夜晚——有雪菜肉丝面的热气,有书店的灯光,有路边的吉他声,还有整条街都醒着的金坛大学城包夜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