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井泄火的小巷子,龙井消夏的幽深胡同
梅雨刚过的杭州,空气里还黏着水汽。拐进龙井村深处,突然就撞见了这条巷子——当地人叫它“泄火巷”。名字听着有点玄乎,是吧?其实就是因为巷子两边老墙爬满了青藤,穿堂风特别凉快,叁伏天往里一站,浑身燥气都能给卸干净。
青石板被岁月磨得油亮亮的,墙角青苔厚得像绒毯。午后太阳斜斜地照进来,光斑在石头上跳格子。有位满头银发的老爷子正坐在竹椅上摇蒲扇,手边粗陶杯里飘着龙井茶香。“这巷子啊,”他眯眼笑,“比空调房舒坦。”?
茶香渗进砖缝里
往深处走,空气渐渐被茶香腌入味了。几户人家敞着木门,能看见院里支着茶锅。穿围裙的婶婶边炒茶边唠家常,青叶在热锅里哗啦啦响。她顺手抓把新茶扔进搪瓷缸,冲上热水递过来:“尝尝?今年头采的。”
茶汤在舌尖转一圈,鲜润得像把整个春天含在嘴里。这种龙井泄火的滋味,可不是商场里那些包装精美的茶叶能比拟的。它带着灶火气,带着掌温,是活的。
忽然想起城里那些网红茶饮店,冰块撞得杯子叮当响,花里胡哨的配料堆半杯。哪像这龙井消夏的喝法,简单,却真能让人从喉咙凉快到肚脐眼。
井水还沁着凉意
巷子尽头有口老井,石栏被绳子磨出深痕。打半桶水上来,手探进去激灵一下——嚯,这井水竟然还扎牙!隔壁大姐来洗菜,说这井通着地下泉,叁伏天水温也超不过十度。
用这水泡龙井才是绝配。茶叶在玻璃杯里舒展开,像小鱼游回溪流。坐在井台边慢慢呷着,后脖颈的汗不知不觉就收了。这龙井泄火的小巷子,真是个天然空调房。
偶尔有游客举着手机找过来,但巷子太窄,地图上永远只能显示个模糊轮廓。也好,有些地方就该这样,留在脚步里,而不是坐标上。
日头西斜时,炒茶声渐渐停了。炊烟从瓦片上袅袅升起,混着茶香饭菜香。准备离开时,炒茶的婶婶往我兜里塞了包茶:“带着吧,城里喝不着这个味儿。”
沿着来路往回走,巷子里的凉意还黏在衣衫上。回头望去,青藤掩映的龙井消夏的幽深胡同渐渐模糊,但那股带着茶香的清凉,却跟着我,一直走进华灯初上的街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