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街角两百元的情缘
巷子口那家肠粉店的蒸汽,总是混着晨雾一起飘进来。阿明数了数兜里的零钱,刚好够买两份加蛋的肠粉。这是他在这条巷子住的第叁年,也是认识小芳的第叁年。
“今天又要去发传单啊?”小芳系着围裙从隔壁出租屋出来,手里提着两杯豆浆,“顺路给你带的。”
两百块钱的开端
记得他们第一次见面,也是在这条巷子。那天暴雨,小芳忘带钥匙被锁在门外,浑身湿透。阿明刚领到做家教的两百块钱,犹豫半天还是掏钱请开锁师傅来了。“这钱我一定还你。”小芳擤着鼻涕说。可后来,这两百块钱就像种子,在他们之间悄悄发了芽。
从化巷子里的出租屋很旧,墙皮总会往下掉灰。但傍晚时分,夕阳会把整条巷子染成蜜色。阿明常和小芳蹲在巷口的石阶上吃饭,十块钱的烧鸭饭分着吃,比什么都香。
“你说,咱们什么时候能住上带电梯的房子?”小芳咬着一次性筷子问。阿明只是笑,往她碗里多夹了块烧鸭。
街角的灯火
街角那盏路灯总是接触不良,明明灭灭的。可小芳偏偏喜欢在那里等阿明下班。她说这样远远看见人影,就知道是不是他回来了。阿明后来才知道,小芳为了等他,在冷风里跺了无数个夜晚的脚。
发工资那天,阿明用第一个月转正的工资,给小芳买了条围巾。不是什么名牌,但很暖和。小芳围着它在巷子里转圈,说这是她收过最贵的礼物。其实才一百多块,可她高兴得像得了宝贝。
那晚的从化巷子格外安静,只听得见两人的脚步声。阿明忽然说:“等攒够钱,我们开个小吃店吧。”小芳没说话,只是把围巾往他脖子上绕了一半。
出租屋的窗户漏风,冬天得用报纸把缝隙塞严实。可小芳总能在窗台上养几盆绿萝,绿油油的,给灰扑扑的房间添了不少生机。她说植物最诚实,你好好对它,它就好好长给你看。
有段时间阿明工作不顺,天天加班到深夜。小芳就把晚饭温在锅里,下面压着纸条:“汤在保温杯里”。简单的五个字,却比什么鼓励都管用。
如今他们还是常去巷口那家肠粉店,老板已经认得他们了,总会多给一勺酱汁。阿明还是会把蛋黄夹到小芳碗里,这个习惯一直没变。街角那盏路灯去年修好了,再也不会忽明忽暗,可小芳还是习惯站在那里等。
前几天整理东西,阿明翻出叁年前的记账本,那一页写着:“开锁,200元”。他盯着看了很久,忽然觉得这大概是他人生中最值的一笔投资。小芳凑过来看,笑得眼睛弯弯的:“早知道这么贵,当时该砍价的。”
从化巷子要拆迁的消息传了半年,他们也开始看新的房子。中介带他们去看小区房时,两人总不自觉地比较:“这厨房没我们现在的大”“这附近可没有那么好吃的肠粉”。比较来比较去,还是觉得那条老巷子最好。
昨晚散步,又走到街角那盏路灯下。小芳忽然说:“其实在哪儿都不重要。”阿明点点头,握紧了她的手。路灯把两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得仿佛能一直走到未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