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小巷子玩辩辩快餐,小巷辩辩快餐保定寻味
要说这保定城啊,名气大的馆子不少,可真正懂行的老饕,都爱往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子里钻。这不,前两天我又溜达到老城区那条青砖墙泛着潮气的巷子,就为了那口地道的“辩辩快餐”。
巷子窄得刚能过辆叁轮车,两旁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晾衣绳上挂着各色衣裳,在微风里轻轻晃着。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饭菜香,混着点老房子特有的生活气息。我熟门熟路地走到巷子中段,那家连个正经招牌都没有的小店就在那儿,门口就挂了个手写的小板,上面用粉笔歪歪扭扭写着“今日供应”。
那一口熟悉的味道
撩开半旧的布帘子进去,老板正低着头在柜台后面忙活。听见动静,他头也没抬就问了句:“老样子?”我应了一声,找了个靠墙的位置坐下。这地方不大,就四五张桌子,但收拾得挺干净。墙上贴着些泛黄的旧画报,角落里的风扇吱呀呀转着,吹出来的风带着点厨房里飘出的温热香气。
没多大会儿,老板端着个大海碗过来了。嚯,这分量可真实在!热气腾腾的米饭上盖着浓油赤酱的炒菜,旁边还配了半颗卤蛋和几根碧绿的青菜。我拿起筷子拌了拌,那米饭被酱汁浸得油亮亮的,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扒拉一大口进嘴里,米饭软硬适中,菜炒得锅气十足,咸淡也正好。这味道,跟几年前头回在这儿吃的时候一模一样,没变过。
老板闲着点根烟在旁边坐下,看我吃得香,脸上露出点笑意。“咱这店啊,就靠街坊邻居照顾。”他吐个烟圈,慢悠悠地说,“不少搬走的老顾客,隔叁差五还专门开车回来吃这一口。”我边吃边点头,嘴里塞得满满的说不出话。这味道,确实值得大老远跑一趟。
正吃着,隔壁桌来了对年轻情侣,看样子是头回来,拿着菜单研究了半天。女孩小声问男孩:“这‘辩辩快餐’是啥意思啊?”男孩挠挠头说:“可能就是…很辩弹的意思?”我在旁边听着忍不住笑了,插了句嘴:“这‘辩辩’啊,是老板小名儿,他小时候胖乎乎圆滚滚的,街坊就这么叫开了。”那俩年轻人听了也笑起来,老板在旁边不好意思地摆摆手:“陈年旧事了,提这干啥。”
这小巷辩辩快餐保定寻味,寻的不仅是味道,还有这些零零碎碎的人情味儿。现在满大街都是连锁店,装潢一个比一个精致,可吃起来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概就是少了这种随性、这种烟火气吧。你在这儿吃饭,能听见隔壁桌大妈聊家里长短,能看见放学的小孩背着书包跑进来买份带走,还能和老板扯几句闲篇。
我吃完最后一口米饭,碗里连点酱汁都不剩。结账时老板又递过来一小碗绿豆汤,“天热,解解暑。”我接过来一口喝了,清甜清甜的,刚好解了饭菜的油腻。走出小店,巷子里的阳光已经斜了下来,把影子拉得老长。回头看了眼那不起眼的小门脸,心里盘算着下回什么时候再来。
这城市变化快,高楼一栋栋起,路也越修越宽。可幸好,在这些弯弯绕绕的小巷深处,还藏着些不变的老味道,等着懂行的人去发现。下次来保定,别光顾着去那些大饭店了,钻进巷子里转转,说不定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辩辩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