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巷子里两百块钱的爱情,旧城角落两百元的温情

发布时间:2025-11-02 07:54:48 来源:原创内容

栖霞巷子里的青石板被雨水洗得发亮,老陈蹲在巷口修鞋摊前,手里的锥子扎进鞋底又穿出来,麻绳勒出深痕。他抬头看了眼坐在小板凳上的女人——阿珍正把补好的衣裳迭整齐,放进顾客的篮子里。

“今天赚了多少?”阿珍问。老陈从铁罐里倒出硬币,数了数:“差二十块就两百。”这是他们每天的目标,攒够了就去巷尾买半只烤鸭,再加一碟花生米。阿珍笑了,眼角的皱纹像栖霞巷里交错的爬山虎。

那笔钱

十年前老陈第一次见阿珍,她蹲在巷子深处哭。房东把她行李扔出门,欠了叁个月房租。老陈刚收摊,兜里揣着当天挣的两百块钱。他站着看了会儿,走过去说:“我隔壁有空房。”

后来这两百块成了他们之间的默契。阿珍在服装厂找到工作后要还钱,老陈没收:“留着当本钱,以后一起做生意。”其实哪是什么本钱,就是一个男人笨拙的心意。这笔两百块钱的爱情,成了栖霞巷老邻居们常念叨的故事。

如今他们租了个小门面,早晨卖豆浆油条,下午老陈修鞋,阿珍改衣服。日子像巷口那棵老槐树,春天开花秋天落叶,平凡却踏实。有时阿珍会突然说起:“要是当年你没给那两百块...”老陈就打断她:“会给的人多了,肯留下的人少。”

这些年不是没吵过。为老家亲戚的事,为要不要孩子的事。有回阿珍气得跑出巷子,老陈没追。天黑时她回来了,手里提着老陈爱吃的猪头肉:“巷口刘嫂说看见你一下午没挪窝,鞋都修反了。”?

旧城角落两百元的温情,早就不止是钱的事了。是雨天老陈提前收摊,就为赶回家煮姜汤;是阿珍每年给他做新布鞋,鞋底总多纳几针。他们的感情藏在针脚里,藏在修鞋锤的敲打声里,藏在每天攒够两百块时相视而笑的眼神里。

昨天居委会来说栖霞巷要拆迁了,问他们有什么打算。老陈看着阿珍:“换个地方照样过。”阿珍从铁盒里取出那张褪色的两百块钱,钞票边角都磨白了:“带着它就行。”

傍晚霞光铺满巷子,两口子收摊回家。老陈锁门时听见阿珍在哼歌,是年轻时她常在服装厂唱的那首。他突然明白,这两百块钱的爱情,买的不是爱情本身,是相信爱情的心。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