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学生品茶喝茶上课,学子课堂习茶艺体验茶道

发布时间:2025-11-06 03:45:53 来源:原创内容

推开教室门,淡雅的茶香扑面而来。讲台上没有粉笔和教科书,取而代之的是一套精致的青瓷茶具。叁十多名学生围坐成弧形,目光专注地盯着老师手中那只小小的盖碗——这是偃师某中学每周最特别的课堂。

穿亚麻衫的茶艺老师缓缓提起铜壶,热水冲入茶叶的瞬间,教室里响起细微的“嘶嘶”声。“看,偃麦早春茶正在苏醒。”他边说边倾斜盖碗,琥珀色的茶汤在透光中泛起细密白毫。坐在第一排的女生忍不住向前倾身,她后来告诉我,这是她第一次发现茶叶泡开时像在跳舞。

从茶杯里尝到不一样的味道

说来你可能不信,这些十四五岁的孩子现在能分辨出不同水温对茶汤的影响。有个男生跟我分享他的发现:85度的水泡绿茶,能喝出雨后青草的味道,要是用沸水,反倒把嫩芽烫坏了。“就像吃火锅涮毛肚,时间短了夹生,久了嚼不动。”他这比喻逗笑了周围的同学。

教室后面的茶席摆着各地茶叶,信阳毛尖的清香,武夷岩茶的醇厚,普洱熟茶的陈韵。学生们轮流闻香、观色、品鉴,不时在笔记本上记下感受。他们的笔记很特别,有人画茶叶舒展的形态,有人写“这杯茶让我想起外婆家的茶园”。

执教多年的李老师说,刚开始家长都不理解:“茶艺课?不如多补几节数学。”直到看见孩子泡茶时专注的神情,还有那次期中考试后,有个学生默默给压力太大的父母泡了杯安神茶。

茶香里的改变

最让我触动的是个戴眼镜的男生。他告诉我,以前下课就扎进手机游戏,现在却喜欢研究不同茶具的用法。“盖碗要留条缝,公道杯要举多高,这里面全是学问。”说话时他正手法娴熟地进行“关公巡城”,茶汤均匀分入每个品茗杯,一滴都没洒出来。

茶艺老师不急着教高深技法,而是让学生先感受。有节课专门带大家闭眼品茶,体会茶汤滑过舌尖、喉咙的不同感受。几个调皮男生起初还互相使眼色,后来都安静下来。课后有个学生说,那天他第一次注意到茶汤咽下后,喉间会有丝丝回甘。

这些变化悄无声息。以前吵着要奶茶的学生,现在会讨论不同山场茶叶的特征;教师办公室偶尔会出现学生送来的自制茶包,附着小纸条“老师,这个茉莉龙珠很香”;甚至有两个学生用压岁钱买了套茶具,周末约着去公园茶会。

窗外梧桐叶沙沙作响,教室里茶香袅袅。当大多数学校还在为升学率绞尽脑汁时,这所偃师的学校选择让茶香飘进课堂。也许正如那个戴眼镜男生说的:“以前觉得喝茶是大人的事,现在明白了,这是我们的生活。”

推荐文章